汉字“六书”在国际汉语汉字教学中的文化阐释
中文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页 |
绪论 | 第8-13页 |
一、选题的缘由及意义 | 第8-9页 |
二、“六书”与汉字教学的研究现状 | 第9-11页 |
三、本文的研究方法 | 第11-13页 |
第一章 留学生学习汉字的困难及原因 | 第13-19页 |
第一节 汉字教学现状 | 第13页 |
第二节 汉字难学的原因 | 第13-19页 |
一、汉字因素 | 第14-15页 |
二、学生因素 | 第15-17页 |
三、其它因素 | 第17-19页 |
第二章 运用“六书”进行汉字教学的作用与可能性 | 第19-24页 |
第一节 运用“六书”进行汉字教学的作用 | 第19-22页 |
一、有助于加强汉字教学的系统性与科学性 | 第19-20页 |
二、有助于增强汉字教学的趣味性 | 第20-21页 |
三、有助于丰富汉字教学方法 | 第21-22页 |
第二节 运用“六书”进行汉字教学的可能性 | 第22-24页 |
一、“六书”理论的教学价值 | 第22-23页 |
二、教学对象的特点 | 第23-24页 |
第三章 运用“六书”开展汉字教学 | 第24-50页 |
第一节 汉字中的文化因素 | 第24-40页 |
一、象形字 | 第25-29页 |
二、指事字 | 第29-32页 |
三、会意字 | 第32-36页 |
四、形声字 | 第36-40页 |
第二节 运用“六书”理论进行汉字教学的方法 | 第40-50页 |
一、着眼原形的汉字教学方法 | 第40-41页 |
二、字理讲析的汉字教学方法 | 第41-43页 |
三、系统归纳的汉字教学方法 | 第43-45页 |
四、对比分析的汉字教学方法 | 第45-46页 |
五、从认知心理学出发的汉字教学方法 | 第46-48页 |
六、其它汉字教学方法 | 第48-50页 |
结语 | 第50-5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1-54页 |
致谢 | 第54-5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