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2-3页 |
Abstract | 第3-4页 |
绪论 | 第8-12页 |
第一章 汉语中的敬谦语 | 第12-29页 |
第一节 汉语敬谦语的界定 | 第12-16页 |
一、从“辞、词、语”的角度界定敬谦语 | 第13-14页 |
二、敬谦语与委婉语、客套话的关系 | 第14-15页 |
三、语境下确定敬谦语 | 第15-16页 |
第二节 汉语敬谦语的分类 | 第16-21页 |
一、划分敬语和谦语的标准 | 第16-17页 |
二、敬语 | 第17-19页 |
三、谦语 | 第19-21页 |
第三节 汉语敬谦语的特点 | 第21-24页 |
一、民族性 | 第21-22页 |
二、礼仪性 | 第22-23页 |
三、时代性 | 第23-24页 |
第四节 汉语敬谦语的作用 | 第24-29页 |
一、敬谦语在汉语词汇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| 第24-25页 |
二、敬谦语在交际中的重要性 | 第25-27页 |
三、敬谦语在对外汉语教学与跨文化交际中的重要性 | 第27-29页 |
第二章 大纲和教材中的敬谦语现状分析 | 第29-38页 |
第一节 对外汉语词汇大纲中敬谦语的统计分析 | 第29-33页 |
一、《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》中敬谦语的统计 | 第29-30页 |
二、《HSK(六级)词汇大纲》中敬谦语的统计 | 第30-31页 |
三、《高等学校外国留学生汉语言专业教学大纲》词汇表中敬谦语的统计 | 第31页 |
四、对外汉语三类词汇中敬谦语的分析 | 第31-33页 |
第二节 对外汉语教材中敬谦语的统计分析 | 第33-38页 |
一、《博雅汉语》系列教材中敬谦语的统计 | 第33页 |
二、《汉语教程》系列教材中敬谦语的统计 | 第33-34页 |
三、对外汉语代表教材中敬谦语的分析 | 第34-38页 |
第三章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敬谦语教学思考建议 | 第38-50页 |
第一节 对外汉语敬谦语教学的教学原则 | 第38-43页 |
一、引导学生了解中国敬谦文化 | 第38-40页 |
二、注重敬谦词和敬谦句的操练及积累 | 第40-41页 |
三、提倡学生加强自主学习 | 第41-43页 |
第二节 对外汉语敬谦语教学的教学方法 | 第43-50页 |
一、利用多媒体资源培养学生学习中国敬谦文化的兴趣 | 第43-45页 |
二、按相同语素进行归类并适时总结所学敬谦语知识 | 第45-47页 |
三、利用情境加深敬谦语的讲解与掌握 | 第47-50页 |
第四章 教学案例——《戏说中国人》 | 第50-60页 |
第一节 教学设计分析 | 第50-53页 |
一、教材分析 | 第50页 |
二、课型分析 | 第50-51页 |
三、教学对象 | 第51页 |
四、教学目标 | 第51-52页 |
五、教学方法 | 第52页 |
六、教学重点 | 第52页 |
七、教学难点 | 第52页 |
八、课时安排 | 第52-53页 |
第二节 课文的具体教学设计 | 第53-58页 |
第三节 对《戏说中国人》的教学思考 | 第58-60页 |
一、本设计的优点 | 第58-59页 |
二、本设计的不足之处 | 第59-60页 |
结语 | 第60-6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2-66页 |
附录 | 第66-78页 |
致谢 | 第78-7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