致谢 | 第3-4页 |
中文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8-10页 |
1.1 研究缘由 | 第8页 |
1.2 研究意义 | 第8-9页 |
1.3 研究方法 | 第9-10页 |
第二章 文献综述 | 第10-13页 |
2.1 第二语言教学情境教学研究 | 第10-11页 |
2.2 第二语言教学综合课教学设计研究 | 第11-13页 |
第三章 情境教学的相关理论 | 第13-18页 |
3.1 情境教学的概念 | 第13页 |
3.2 情境教学的原则 | 第13-15页 |
3.2.1 真实性原则 | 第13-14页 |
3.2.2 趣味性原则 | 第14页 |
3.2.3 针对性原则 | 第14-15页 |
3.2.4 互动性原则 | 第15页 |
3.3 情境教学的类型 | 第15-18页 |
3.3.1 直观情境 | 第15-16页 |
3.3.2 模拟情境 | 第16页 |
3.3.3 社会情境 | 第16-17页 |
3.3.4 想象情境 | 第17-18页 |
第四章 B2级别汉语综合课情境教学设计过程 | 第18-35页 |
4.1 分析教学需要 | 第18-24页 |
4.1.1 分析学习内容 | 第19-23页 |
4.1.2 分析学习者 | 第23-24页 |
4.2 以《把啤酒倒满,干杯》为例制定情境教学策略 | 第24-33页 |
4.2.1 阐明教学目标 | 第24-26页 |
4.2.2 情境教学设计 | 第26-32页 |
4.2.3 选择教学媒体 | 第32-33页 |
4.3 教学评价 | 第33-35页 |
4.3.1 形成性评价 | 第33-34页 |
4.3.2 总结性评价 | 第34-35页 |
第五章 情境教学设计的教学效果反馈与反思 | 第35-41页 |
5.1 教学效果反馈 | 第35-38页 |
5.1.1 总体评价 | 第35页 |
5.1.2 问卷调查 | 第35-36页 |
5.1.3 课后访谈 | 第36-37页 |
5.1.4 期末测试 | 第37-38页 |
5.2 教学设计反思 | 第38-41页 |
第六章 结语 | 第41-4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2-44页 |
附录1 B2级别汉语课教学反馈调查问卷 | 第44-45页 |
附录2 维也纳大学孔子学院B2级别汉语课课后访谈提纲 | 第45-46页 |
附录3 维也纳大学孔子学院B2级别期末测试部分学生作文 | 第46-4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