论文摘要 | 第8-9页 |
ABSTRACT | 第9-10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1-17页 |
1.1 关于前人对假设连词研究成果的回顾 | 第11-15页 |
1.1.1 假设复句的本体研究 | 第11-12页 |
1.1.2 假设连词的研究 | 第12-13页 |
1.1.3 "一旦"的研究 | 第13页 |
1.1.4 "假如"的研究 | 第13-14页 |
1.1.5 对外汉语教学界对假设连词的研究 | 第14页 |
1.1.6 研究的不足 | 第14-15页 |
1.2 研究对象 | 第15-16页 |
1.3 研究理论和研究方法 | 第16页 |
1.3.1 研究理论 | 第16页 |
1.3.2 研究方法 | 第16页 |
1.4 语料来源 | 第16-17页 |
第二章 假设连词"一旦"、"假如"的研究 | 第17-34页 |
2.1 假设连词"一旦"的研究 | 第17-22页 |
2.1.1 词性的确定 | 第17-18页 |
2.1.2 假设连词"一旦"的语法意义 | 第18-20页 |
2.1.3 假设连词"一旦"的语用意义 | 第20-22页 |
2.2 假设连词"假如"的研究 | 第22-29页 |
2.2.1 假设连词"假如"的语法意义 | 第22-24页 |
2.2.2 假设连词"假如"的语用意义 | 第24-26页 |
2.2.3 "假如"和"如果"的比较分析 | 第26-29页 |
2.3 "一旦"和"假如"的对比研究 | 第29-34页 |
2.3.1 相同点 | 第29-30页 |
2.3.2 不同点 | 第30-34页 |
第三章 对外汉语教学中"一旦"、"假如"的偏误分析 | 第34-42页 |
3.1 偏误数据统计和分类 | 第34-38页 |
3.1.1 偏误的数据统计 | 第34页 |
3.1.2 偏误的分类 | 第34-38页 |
3.2 出现偏误的原因 | 第38-40页 |
3.2.1 汉语语法规则的过度泛化 | 第38-39页 |
3.2.2 教材的影响 | 第39-40页 |
3.2.3 缺乏专业化的教师队伍 | 第40页 |
3.3 偏误出现的规律 | 第40-42页 |
第四章 结语 | 第42-4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4-46页 |
致谢 | 第46-47页 |
个人简介及联系方式 | 第47-4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