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米中镉的微生物法脱除及其应用品质研究
| 摘要 | 第1-4页 |
| Abstract | 第4-9页 |
| 1 绪论 | 第9-17页 |
| ·镉污染现状及其危害 | 第9-11页 |
| ·镉污染概述 | 第9-10页 |
| ·镉污染的危害 | 第10-11页 |
| ·稻米中镉的富集、分布及存在形态 | 第11-12页 |
| ·稻米对镉的富集 | 第11页 |
| ·稻米中镉的分布 | 第11页 |
| ·稻米中镉的存在形态 | 第11-12页 |
| ·稻米镉污染防治技术 | 第12-13页 |
| ·修复治理镉污染土壤 | 第12-13页 |
| ·稻米镉脱除技术研究 | 第13页 |
| ·微生物吸附重金属研究进展 | 第13-15页 |
| ·微生物吸附剂的种类 | 第13-14页 |
| ·微生物吸附重金属的机理 | 第14页 |
| ·微生物吸附的影响因素 | 第14-15页 |
| ·国内外大米标准 | 第15-16页 |
| ·课题的立题背景和意义 | 第16页 |
| ·主要研究内容 | 第16-17页 |
| 2 实验材料与方法 | 第17-25页 |
| ·实验材料与设备 | 第17页 |
| ·主要材料与试剂 | 第17页 |
| ·主要设备 | 第17页 |
| ·溶液的配置 | 第17-18页 |
| ·菌种的活化与发酵 | 第18页 |
| ·重金属(镉、铅、砷、汞)检测 | 第18-19页 |
| ·发酵脱除大米中镉的工艺研究 | 第19-21页 |
| ·发酵条件对大米中镉脱除率的影响 | 第19-20页 |
| ·发酵后清洗次数对脱除率的影响 | 第20页 |
| ·响应面法优化发酵条件 | 第20-21页 |
| ·发酵前后镉的分布研究 | 第21页 |
| ·发酵前后主要化学成分的测定 | 第21页 |
| ·不同提取剂中镉的溶出试验 | 第21页 |
| ·发酵前后大米的扫描电镜观察 | 第21页 |
| ·大米粉糊化特性的测定 | 第21-22页 |
| ·大米粉热力学特性的测定 | 第22页 |
| ·大米粉淀粉晶体结构的观察 | 第22页 |
| ·大米粉红外光谱分析 | 第22页 |
| ·大米粉扫描电镜观察 | 第22-23页 |
| ·米线加工工艺 | 第23页 |
| ·米线感官品质评价 | 第23页 |
| ·米线蒸煮品质的测定 | 第23-24页 |
| ·米线质构品质 | 第24页 |
| ·数据的统计分析 | 第24-25页 |
| 3 结果与讨论 | 第25-45页 |
| ·镉超标大米的筛选 | 第25页 |
| ·脱镉菌种的筛选 | 第25-26页 |
| ·发酵条件对大米中镉的脱除效果的影响 | 第26-27页 |
| ·发酵时间对镉脱除效果的影响 | 第26页 |
| ·接种量对镉脱除效果的影响 | 第26页 |
| ·发酵温度对镉脱除效果的影响 | 第26-27页 |
| ·液料比对镉脱除效果的影响 | 第27页 |
| ·发酵后清洗次数对镉脱除率的影响 | 第27-28页 |
| ·发酵工艺参数的优化 | 第28-30页 |
| ·回归模型的建立 | 第28-29页 |
| ·响应曲面分析 | 第29-30页 |
| ·发酵前后镉的分布 | 第30-31页 |
| ·发酵前后大米主要化学成分的变化 | 第31页 |
| ·镉在不同蛋白提取液中的分布 | 第31-32页 |
| ·发酵前后大米的外观形态比较 | 第32-35页 |
| ·发酵对大米米粉品质的影响 | 第35-40页 |
| ·发酵对大米米粉糊化特性的影响 | 第35-36页 |
| ·发酵对大米米粉热特性的影响 | 第36-37页 |
| ·发酵对大米淀粉晶体结构的影响 | 第37-38页 |
| ·发酵大米米粉红外光谱分析 | 第38-39页 |
| ·发酵对大米米粉颗粒形态的影响 | 第39-40页 |
| ·镉脱除大米米线产品的品质评价 | 第40-42页 |
| ·米线中的重金属含量 | 第40页 |
| ·米线的感官品质评价 | 第40-42页 |
| ·米线蒸煮品质和质构品质评价 | 第42页 |
| ·五菌型发酵法脱镉技术在米线生产中的应用效果跟踪 | 第42-45页 |
| ·不同米线产品加工工序中镉含量追踪 | 第42-43页 |
| ·不同米线产品重金属含量分析 | 第43页 |
| ·膳食建议 | 第43-45页 |
| 主要结论与展望 | 第45-46页 |
| 主要结论 | 第45页 |
| 展望 | 第45-46页 |
| 致谢 | 第46-47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47-52页 |
| 附录: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| 第5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