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1-5页 |
| Abstract | 第5-10页 |
| 缩略语索引 | 第10-11页 |
| 第一章 绪论 | 第11-17页 |
| ·牛奶过敏及牛奶致敏原简述 | 第11-12页 |
| ·牛奶过敏简介 | 第11页 |
| ·牛奶主要致敏原 | 第11-12页 |
| ·牛奶致敏原的检测方法 | 第12-15页 |
| ·针对核酸的检测方法 | 第12-13页 |
| ·针对致敏蛋白的检测方法 | 第13-15页 |
| ·立题背景及意义 | 第15页 |
| ·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| 第15-17页 |
| 第二章 基于 b-乳球蛋白基因的检测方法建立与应用 | 第17-33页 |
| ·材料与仪器 | 第17-18页 |
| ·材料与试剂 | 第17页 |
| ·仪器与设备 | 第17-18页 |
| ·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 | 第18-19页 |
| ·样品基因组DNA提取 | 第18页 |
| ·引物和探针设计 | 第18页 |
| ·定性PCR扩增和电泳检测 | 第18-19页 |
| ·质粒标准品制备 | 第19页 |
| ·标准曲线建立 | 第19页 |
| ·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结果与讨论 | 第19-23页 |
| ·DNA提取结果 | 第19页 |
| ·定性PCR分析 | 第19-20页 |
| ·重组质粒鉴定 | 第20页 |
| ·荧光定量标准曲线 | 第20-21页 |
| ·方法学评价 | 第21-23页 |
| ·电化学DNA传感器检测方法 | 第23-24页 |
| ·金电极预处理 | 第23页 |
| ·电化学DNA传感器的制备与杂交 | 第23页 |
| ·样品处理 | 第23-24页 |
| ·DNA传感器检测方法结果与讨论 | 第24-31页 |
| ·DNA传感器探针设计 | 第24页 |
| ·实验原理 | 第24-25页 |
| ·电极表面金纳米材料SEM表征 | 第25-26页 |
| ·电极修饰过程电化学表征 | 第26-27页 |
| ·传感器条件优化 | 第27-28页 |
| ·DNA传感器定量检测目标合成DNA | 第28-29页 |
| ·b-乳球蛋白DNA传感器特异性分析 | 第29-30页 |
| ·b-乳球蛋白DNA传感器再生性及稳定性分析 | 第30页 |
| ·牛奶致敏原 -乳球蛋白基因PCR产物检测 | 第30-31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31-33页 |
| 第三章 基于 a-乳白蛋白基因的检测方法建立与应用 | 第33-47页 |
| ·材料与仪器 | 第33页 |
| ·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 | 第33-34页 |
| ·样品DNA抽提 | 第33页 |
| ·引物和探针设计 | 第33-34页 |
| ·定性PCR扩增和电泳检测 | 第34页 |
| ·目的基因与载体的连接、转化及鉴定 | 第34页 |
| ·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结果与讨论 | 第34-38页 |
| ·DNA提取结果 | 第34页 |
| ·定性PCR分析 | 第34-35页 |
| ·重组质粒鉴定 | 第35页 |
| ·荧光定量标准曲线 | 第35-36页 |
| ·方法学评价 | 第36-38页 |
| ·电化学DNA传感器检测方法 | 第38-39页 |
| ·NGs/MWCNTs/GCE修饰电极的制备 | 第38页 |
| ·LNA探针的固定和杂交 | 第38页 |
| ·样品前处理 | 第38-39页 |
| ·DNA传感器检测方法结果与讨论 | 第39-46页 |
| ·探针的设计 | 第39页 |
| ·DNA传感器构造机理 | 第39-40页 |
| ·金纳米颗粒修饰电极表面形貌SEM表征 | 第40页 |
| ·电极修饰过程电化学表征 | 第40-41页 |
| ·实验条件优化 | 第41-42页 |
| ·MB电化学行为分析 | 第42-43页 |
| ·DNA传感器的灵敏度 | 第43-44页 |
| ·DNA传感器特异性,再生性及稳定性研究 | 第44-45页 |
| ·PCR产物检测 | 第45-46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46-47页 |
| 第四章 液质多反应监测(LC-MRM/MS)同步检测牛奶致敏蛋白 | 第47-61页 |
| ·仪器、试剂与材料 | 第47页 |
| ·实验方法 | 第47-49页 |
| ·溶液配制 | 第47-48页 |
| ·样品前处理 | 第48页 |
| ·蛋白质酶解 | 第48页 |
| ·特异性肽段鉴定分析 | 第48页 |
| ·液相色谱及质谱条件(UPLC-TQD) | 第48-49页 |
| ·标准曲线和质控样品的配制 | 第49页 |
| ·结果与讨论 | 第49-59页 |
| ·蛋白特异性肽段选择 | 第49-50页 |
| ·MRM条件确定 | 第50-51页 |
| ·内标肽段的设计 | 第51-54页 |
| ·蛋白酶解条件优化 | 第54-55页 |
| ·方法学验证 | 第55-59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59-61页 |
| 主要结论与展望 | 第61-65页 |
| 致谢 | 第65-66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66-71页 |
| 附录 1: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| 第71-72页 |
| 附录 2:附图 | 第7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