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9页 |
1 前言 | 第9-20页 |
·酱油发展现状 | 第9-10页 |
·国际酱油发展现状 | 第9-10页 |
·国内酱油发展现状 | 第10页 |
·酱油高盐稀态发酵 | 第10-12页 |
·耐盐产香酵母 | 第12-14页 |
·酵母菌在发酵中的作用 | 第12页 |
·耐盐酵母的研究 | 第12-14页 |
·耐盐基因 | 第14-18页 |
·耐盐基因的研究动态 | 第14-15页 |
·耐盐基因GPD1 | 第15-18页 |
·本论文研究的目的、意义和主要内容 | 第18-20页 |
2 材料与方法 | 第20-37页 |
·实验材料 | 第20-24页 |
·菌株与质粒 | 第20-21页 |
·酶与主要试剂 | 第21-22页 |
·仪器与设备 | 第22-23页 |
·溶液与培养基 | 第23-24页 |
·实验方法 | 第24-37页 |
·引物设计 | 第24-25页 |
·酵母DNA的提取 | 第25页 |
·测序质粒的构建 | 第25-29页 |
·重组质粒pUC19-S-GPD1和pUC19-S3-2-GPD1的鉴定 | 第29页 |
·测序结果与二、三级结构分析 | 第29-30页 |
·RNA提取及反转录 | 第30-31页 |
·表达质粒的构建 | 第31-32页 |
·重组质粒YEp195-S-GPD1和YEp195-S3-2-GPD1转化至酵母W303-1A | 第32-33页 |
·酵母阳性克隆菌株的鉴定 | 第33-34页 |
·菌株WYS和WYS3-2的比较 | 第34-37页 |
3 结果与讨论 | 第37-60页 |
·GPD1的测序 | 第37-41页 |
·酵母基因组DNA的提取 | 第37页 |
·GPD1基因PCR产物制备及纯化 | 第37-38页 |
·pUC19质粒的提取 | 第38-39页 |
·PCR产物与pUC19的双酶切 | 第39页 |
·PCR产物与pUC19的连接与转化 | 第39-40页 |
·重组质粒的提取与鉴定 | 第40-41页 |
·测序结果与结构分析 | 第41-48页 |
·基因测序结果分析 | 第41-43页 |
·Gpd1p蛋白氨基酸序列分析 | 第43-44页 |
·Gpd1p蛋白二、三级结构分析 | 第44-48页 |
·耐盐基因GPD1在不同菌株中转录水平的比较 | 第48-51页 |
·RNA提取 | 第48-49页 |
·反转录及半定量PCR | 第49-50页 |
·灰度值比较 | 第50-51页 |
·酵母工程菌株的构建 | 第51-53页 |
·质粒YEp195提取 | 第51页 |
·质粒YEp195-S-GPD1和YEp195-S3-2-GPD1的构建 | 第51-52页 |
·重组质粒YEp195-S3-2-GPD1和YEp195-S-GPD1的鉴定 | 第52页 |
·重组质粒和空白质粒分别转入酵母W303 | 第52-53页 |
·Gpd1p蛋白的过量表达 | 第53-60页 |
·耐盐性生长变化 | 第53-55页 |
·抗性变化 | 第55-57页 |
·甘油产量变化 | 第57-58页 |
·Gpd1p的测定 | 第58-60页 |
4 结论 | 第60-61页 |
5 展望 | 第61-62页 |
6 参考文献 | 第62-70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| 第70-71页 |
8 致谢 | 第7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