多抗逆性嗜酸乳杆菌优良菌株选育及其微胶囊化研究
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10页 |
1 绪论 | 第10-17页 |
·嗜酸乳杆菌简介 | 第10-12页 |
·嗜酸乳杆菌的生物学特性 | 第10页 |
·嗜酸乳杆菌的生理功能 | 第10-11页 |
·嗜酸乳杆菌的应用 | 第11-12页 |
·微胶囊简介 | 第12-14页 |
·微胶囊技术的基本定义 | 第12-13页 |
·微胶囊化方法 | 第13-14页 |
·国内外研究状况 | 第14-15页 |
·国内研究状况 | 第14页 |
·国外研究状况 | 第14-15页 |
·本课题的来源及研究内容 | 第15-17页 |
·课题来源 | 第15-16页 |
·课题研究内容 | 第16-17页 |
2 菌种的诱变筛选及鉴定 | 第17-26页 |
·引言 | 第17页 |
·实验仪器与材料 | 第17-18页 |
·实验仪器 | 第17页 |
·实验材料 | 第17-18页 |
·实验方法与步骤 | 第18-20页 |
·菌种活化 | 第18页 |
·初发菌株耐受性实验 | 第18页 |
·菌种的诱变与筛选 | 第18-19页 |
·菌种的鉴定 | 第19-20页 |
·结果与分析 | 第20-25页 |
·初发菌株耐受性实验结果 | 第20-21页 |
·生长曲线测定结果 | 第21页 |
·复合诱变时间的测定结果 | 第21-22页 |
·耐抗生素菌株的筛选 | 第22页 |
·耐酸性菌株的筛选 | 第22-23页 |
·耐胆盐菌株的筛选 | 第23页 |
·菌种鉴定实验结果 | 第23-25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25-26页 |
3 突变株发酵培养基及培养条件的优化 | 第26-34页 |
·引言 | 第26页 |
·实验仪器与材料 | 第26页 |
·实验仪器 | 第26页 |
·实验材料 | 第26页 |
·实验方法与步骤 | 第26-28页 |
·突变菌在MRS培养基中生长特性 | 第26-27页 |
·突变菌株发酵培养基的优化 | 第27页 |
·突变菌株培养条件的优化 | 第27-28页 |
·突变菌株在优化培养基及培养条件下的生长特性 | 第28页 |
·结果与分析 | 第28-33页 |
·突变菌株在MRS培养基中生长特性 | 第28-29页 |
·突变菌株发酵培养基优化实验结果 | 第29-32页 |
·突变菌株培养条件优化实验结果 | 第32页 |
·突变菌株在优化培养基及培养条件下的生长特性 | 第32-33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33-34页 |
4 突变菌株微胶囊化的研究 | 第34-40页 |
·引言 | 第34页 |
·实验仪器与材料 | 第34-35页 |
·实验仪器 | 第34页 |
·实验材料 | 第34-35页 |
·实验方法与步骤 | 第35-37页 |
·突变株第一层包埋 | 第35页 |
·突变株第二、三层包埋 | 第35-36页 |
·微胶囊后菌体的存活率测定 | 第36页 |
·微胶囊耐酸性测定 | 第36页 |
·胆盐环境耐受性实验 | 第36页 |
·微胶囊肠溶性测定 | 第36-37页 |
·结果与分析 | 第37-39页 |
·保护剂正交实验结果 | 第37页 |
·微胶囊后菌体的存活率测定结果 | 第37-38页 |
·微胶囊耐酸性测定结果 | 第38页 |
·胆盐环境耐受性实验结果 | 第38-39页 |
·微胶囊肠溶性测定 | 第39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39-40页 |
结论 | 第40-4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1-44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44-45页 |
致谢 | 第4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