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页 |
1. 绪论 | 第9-14页 |
1.1 研究意义、目的 | 第9-10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0-12页 |
1.3 研究思路和创新点 | 第12-14页 |
2. 汉语“着”与法语直陈式现在时的对比分析 | 第14-25页 |
2.1 “着”与法语直陈式现在时的意义对比 | 第14-18页 |
2.1.1 “着”的语法意义 | 第14-16页 |
2.1.2 直陈式现在时的语法意义 | 第16-17页 |
2.1.3 “着”与直陈式现在时的意义对应 | 第17-18页 |
2.2 “动+着”与法语直陈式现在时的构成对比 | 第18-25页 |
2.2.1 肯定句式的构成异同 | 第18-20页 |
2.2.2 否定句式的构成异同 | 第20-22页 |
2.2.3 疑问句式的构成异同 | 第22-25页 |
3. 汉语“了”与法语复合过去时的对比分析 | 第25-34页 |
3.1 “了”与法语复合过去时的意义对比 | 第25-28页 |
3.1.1 “了”的语法意义 | 第25-26页 |
3.1.2 复合过去时的语法意义 | 第26页 |
3.1.3 “了”与复合过去时的意义对应 | 第26-28页 |
3.2 “动+了”与法语复合过去时的构成对比 | 第28-34页 |
3.2.1 肯定句式的构成异同 | 第28-30页 |
3.2.2 否定句式的构成异同 | 第30-32页 |
3.2.3 疑问句式的构成异同 | 第32-34页 |
4. 汉语“过”与法语简单过去时的对比分析 | 第34-42页 |
4.1 “过”与法语简单过去时的意义对比 | 第34-37页 |
4.1.1 “过”的语法意义 | 第34-35页 |
4.1.2 简单过去时的语法意义 | 第35页 |
4.1.3 “过”与简单过去时的意义对应 | 第35-36页 |
4.1.4 “过”与复合过去时的意义对应 | 第36-37页 |
4.2 “动+过”与法语简单过去时的构成对比 | 第37-42页 |
4.2.1 肯定句式的构成异同 | 第37-38页 |
4.2.2 否定句式的构成异同 | 第38-39页 |
4.2.3 疑问句式的构成异同 | 第39-42页 |
5. 以法语为母语的留学生学习“着、了、过”的偏误现象及教学建议 | 第42-50页 |
5.1 “着、了、过”的偏误现象 | 第42-45页 |
5.1.1 误加偏误 | 第42-43页 |
5.1.2 遗漏偏误 | 第43-44页 |
5.1.3 错位偏误 | 第44-45页 |
5.1.4 杂糅偏误 | 第45页 |
5.2 “着、了、过”的偏误原因分析 | 第45-48页 |
5.2.1 “着、了、过”复杂的用法规则 | 第45-46页 |
5.2.2 汉法对比研究的缺乏 | 第46页 |
5.2.3 二语习得中母语负迁移的影响 | 第46页 |
5.2.4 对外汉语教材编写的不完善 | 第46-47页 |
5.2.5 对外汉语教师的教学问题 | 第47页 |
5.2.6 留学生自身的学习问题 | 第47-48页 |
5.3 教授以法语为母语的留学生“着、了、过”的教学策略 | 第48-50页 |
5.3.1 针对教师的教学建议 | 第48-49页 |
5.3.2 针对学生的学习建议 | 第49-50页 |
6. 结语 | 第50-5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1-54页 |
致谢 | 第5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