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语言、文字论文--汉语论文--汉语教学论文--对外汉语教学论文--教学法、教学工作论文

韩国学习者习得汉语动作的态的偏误分析及教学对策

摘要第1-4页
Abstract第4-7页
第一章 引言第7-16页
 一、 选题目的和意义第7-8页
  (一) 选题目的第7页
  (二) 选题意义第7-8页
 二、 本选题研究的现状第8-14页
  (一) 关于动态助词“了”的研究第8-10页
  (二) 关于动态助词“着”的研究第10-11页
  (三) 时间副词“正”、“在”、“正在”的研究第11-13页
  (四) 关于动态助词“过”的研究第13-14页
 三、 本文的相关研究工作第14-16页
  (一) 研究内容第14页
  (二) 研究方法第14-15页
  (三) 语料来源第15页
  (四) 理论基础第15-16页
第二章 汉语持续态、进行态与韩语的对应表达及使用偏误第16-23页
 一、 汉语“着”的用法及对应的韩语第16-18页
  (一) 用于存现句,表示以某种姿态存在第16-17页
  (二) 表示状态的持续第17页
  (三) 动1+着+动2表示各种关系第17页
  (四) 动/形+着+点儿表示命令和提醒第17-18页
 二、 汉语“正、在、正在”的用法及对应的韩语第18-20页
  (一) 汉语“正”的用法及对应的韩语第18-19页
  (二) 汉语“在”的用法及对应的韩语第19页
  (三) 汉语“正在”的用法及对应的韩语第19-20页
 三、 韩国学习者汉语的持续态、进行态的偏误分析第20-23页
  (一) “着”的偏误类型及偏误原因第20-21页
  (二) “正在、正、在”的偏误类型及偏误原因第21-23页
第三章 汉语完成态、变化态、经历态与韩语的对应表达及使用偏误第23-37页
 一、 汉语“了”的用法及对应的韩语第23-28页
  (一) [动+了1+宾]第24-25页
  (二) [动+了1+时量补语]第25-26页
  (三) [动+了1+宾+了2]第26页
  (四) [动+了1]第26-27页
  (五) [动+宾+了2]第27页
  (六) [动+了2]第27-28页
  (七) [名词、数量词 +了1]第28页
  (八) [形容词+了1]第28页
 二、 汉语“过”的用法及对应的韩语第28-30页
  (一) [动+过]第29页
  (二) [曾经 + 动 + 过]第29-30页
  (三) [形 + 过]第30页
 三、 韩国学习者汉语完成态、变化态、经历态的偏误分析第30-37页
  (一) “了”的偏误类型及偏误原因第30-34页
  (二) “过”的偏误类型及偏误原因第34-37页
第四章 面向韩国人的动作态的教学原则及教学设计第37-44页
 一、 教学原则第37-38页
  (一) 对比教学原则第37页
  (二) 循序渐进原则第37-38页
  (三) 语境教学原则第38页
 二、 “了”的教学顺序建议第38-40页
 三、 教学实例(以[动+结果补语+了1+(宾)]为例)第40-44页
  (一) 导入第41页
  (二) 讲解第41-42页
  (三) 练习第42-43页
  (四) 总结第43页
  (五) 作业第43-44页
结语第44-45页
参考文献第45-48页
后记第48-49页
个人简历第49页

论文共49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印度学生初级汉语学习常见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
下一篇:衔接理论指导下的英汉口译实践--以2011年美国驻华大使骆家辉在北京外国语大学演讲为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