汉俄有标假设复句对比及俄语背景学生学习偏误分析
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7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0-14页 |
1.1 选题背景 | 第10-11页 |
1.2 选题目的与意义 | 第11页 |
1.2.1 选题目的 | 第11页 |
1.2.2 选题意义 | 第11页 |
1.3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1-13页 |
1.3.1 有关复句及其分类的研究 | 第12页 |
1.3.2 有关假设复句及有标假设复句的研究 | 第12页 |
1.3.3 中俄语言间对比研究及偏误研究 | 第12-13页 |
1.4 研究设计 | 第13-14页 |
1.4.1 研究方法 | 第13页 |
1.4.2 语料来源 | 第13页 |
1.4.3 研究过程 | 第13-14页 |
第2章 汉俄有标假设复句对比 | 第14-37页 |
2.1 汉俄有标假设复句分类、定性对比 | 第14-19页 |
2.1.1 汉语有标假设复句分类定性问题 | 第14-17页 |
2.1.2 俄语有标假设复句分类定性问题 | 第17-18页 |
2.1.3 汉、俄有标假设复句分类定性异同 | 第18-19页 |
2.2 汉俄有标假设复句相关格式对比 | 第19-30页 |
2.2.1 汉俄假设复句单独使用的有标格式对比 | 第20-23页 |
2.2.2 汉俄假设复句成组使用的有标格式对比 | 第23-27页 |
2.2.3 汉俄有标假设复句语序及应用语体对比 | 第27-30页 |
2.3 汉俄有标假设复句语用功能对比 | 第30-37页 |
2.3.1 汉语有标假设复句语用功能 | 第31-33页 |
2.3.2 俄语有标假设复句语用功能 | 第33-35页 |
2.3.3 汉、俄有标假设复句语用功能异同 | 第35-37页 |
第3章 俄语背景学生有标假设复句偏误分析 | 第37-47页 |
3.1 HSK动态作文语料库及其他语料数据统计 | 第37-38页 |
3.1.1 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中语料统计 | 第37页 |
3.1.2 日常对话和课堂学习中偏误数据统计 | 第37-38页 |
3.2 俄语背景学生常用有标假设复句偏误分析 | 第38-45页 |
3.2.1 “如果……就……”偏误分析 | 第38-42页 |
3.2.2 “如果……那么……”偏误分析 | 第42-44页 |
3.2.3 “要是……”偏误分析 | 第44-45页 |
3.3 偏误原因分析 | 第45-47页 |
3.3.1 省略规则的泛化 | 第45-46页 |
3.3.2 母语负迁移 | 第46页 |
3.3.3 中俄认知差异及回避策略的使用 | 第46-47页 |
第4章 对俄汉语有标假设复句教学 | 第47-54页 |
4.1 对俄有标假设复句教学现存问题 | 第47-48页 |
4.1.1 对俄汉语教材安排问题 | 第47页 |
4.1.2 课堂教学问题 | 第47-48页 |
4.1.3 学习策略问题 | 第48页 |
4.2 对俄汉语有标假设复句教学建议 | 第48-50页 |
4.2.1 明确有标假设复句教学目标 | 第48-49页 |
4.2.2 科学安排教学内容 | 第49页 |
4.2.3 改善教学和练习形式 | 第49-50页 |
4.3 对俄有标假设复句教学设计 | 第50-54页 |
结语 | 第54-5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6-60页 |
附录 | 第60-64页 |
作者简介 | 第64-65页 |
致谢 | 第6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