对外汉语教材《中文》里中国国家形象的研究
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9-16页 |
1.1 选题的研究意义与目的 | 第9-10页 |
1.2 研究概况 | 第10-14页 |
1.2.1 “国家形象”的研究概况 | 第10-11页 |
1.2.2 对外汉语教材里中国形象的研究概况 | 第11-13页 |
1.2.3 对外汉语教材《中文》的研究概况 | 第13-14页 |
1.3 研究对象 | 第14-15页 |
1.4 研究方法 | 第15-16页 |
第二章 《中文》里样本的数据统计 | 第16-20页 |
2.1 文字样本统计 | 第16-17页 |
2.2 图片样本统计 | 第17-18页 |
2.3 主题项目统计 | 第18-20页 |
第三章 《中文》里价值取向分析 | 第20-30页 |
3.1 价值取向样本统计 | 第20-26页 |
3.1.1 金钱权力样本统计 | 第20-21页 |
3.1.2 品格自律样本统计 | 第21-22页 |
3.1.3 才能务实样本统计 | 第22-23页 |
3.1.4 公共利益样本统计 | 第23-24页 |
3.1.5 名望成就样本统计 | 第24-25页 |
3.1.6 人伦情感样本统计 | 第25-26页 |
3.2 价值取向样本分析 | 第26-30页 |
3.2.1 品格自律样本分析 | 第27页 |
3.2.2 才能务实样本分析 | 第27-28页 |
3.2.3 名望成就样本分析 | 第28页 |
3.2.4 人伦情感样本分析 | 第28页 |
3.2.5 金钱权力样本分析 | 第28-29页 |
3.2.6 公共利益样本分析 | 第29-30页 |
第四章 《中文》里家庭关系和社会关系分析 | 第30-47页 |
4.1 家庭关系分析 | 第30-41页 |
4.1.1 父母样本的统计与分析 | 第30-38页 |
4.1.2 跨代长辈样本的统计与分析 | 第38-40页 |
4.1.3 其他亲戚样本统计与分析 | 第40-41页 |
4.2 社会关系分析 | 第41-47页 |
4.2.1 朋友、邻里样本的统计与分析 | 第41-43页 |
4.2.2 官吏样本的统计与分析 | 第43-47页 |
第五章 《中文》里地理形象和民族关系分析 | 第47-54页 |
5.1 地理形象样本的统计与分析 | 第47-50页 |
5.1.1 纷繁多样 | 第50页 |
5.1.2 形神兼美 | 第50页 |
5.2 民族关系样本的统计与分析 | 第50-54页 |
5.2.1 多文化融合、安定团结 | 第50-52页 |
5.2.2 多元与统一 | 第52-54页 |
第六章 《中文》国家形象塑造的成功与不足 | 第54-60页 |
6.1 成功之处 | 第54-55页 |
6.1.1 题材涉及面广 | 第54页 |
6.1.2 “知己知彼” | 第54-55页 |
6.1.3 图片丰富 | 第55页 |
6.1.4 编排形式合理 | 第55页 |
6.2 不足之处 | 第55-60页 |
6.2.1 某些内容滞后 | 第55-56页 |
6.2.2 存在文化误读 | 第56-57页 |
6.2.3 某些问题上缺乏必要的关注 | 第57-59页 |
6.2.4 其他 | 第59-60页 |
第七章 结语 | 第60-62页 |
7.1 本文创新之处 | 第60页 |
7.2 本文主要结论 | 第60页 |
7.3 本文不足之处 | 第60-6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2-65页 |
致谢 | 第6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