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绪论 | 第10-14页 |
0.1 选题背景 | 第10-11页 |
0.2 研究目的和意义 | 第11页 |
0.3 研究综述 | 第11-13页 |
0.3.1 在对外汉字教学内容方面 | 第11-12页 |
0.3.2 在对外汉字教学方式方面 | 第12页 |
0.3.3 在汉字教学法方面 | 第12-13页 |
0.4 创新之处 | 第13页 |
0.5 研究方法 | 第13-14页 |
1 闪现法及识字理论概述 | 第14-17页 |
1.1 闪现法的概念界定 | 第14页 |
1.2 闪现法用于识字教学的可行性 | 第14-17页 |
1.2.1 国内外右脑科学的发展提供了依据 | 第14-15页 |
1.2.2 右脑的生理特点为闪现法的应用提供了物质基础 | 第15-16页 |
1.2.3 汉字由右脑认知的适用性 | 第16-17页 |
2 闪现法应用于识高频字的教学策略 | 第17-20页 |
2.1 选择500个高频字 | 第17-18页 |
2.1.1 500个高频字的选择依据 | 第17页 |
2.1.2 500个高频字的筛选原则 | 第17-18页 |
2.1.3 提取500个高频字 | 第18页 |
2.2 500个高频字的统计与分析 | 第18-19页 |
2.2.1 500个高频字的结构统计 | 第18页 |
2.2.2 500个高频字中形声字情况 | 第18-19页 |
2.3 闪现法识字卡片的设计方法 | 第19-20页 |
2.3.1 单字卡片 | 第19页 |
2.3.2 词或词组卡片 | 第19页 |
2.3.3 句子卡片 | 第19-20页 |
3 闪现法应用于识字教学的方法探索 | 第20-31页 |
3.1 闪现法识高频独体字 | 第20-24页 |
3.1.1 独体字的地位 | 第20页 |
3.1.2 120个高频独体字 | 第20-21页 |
3.1.3 120个高频独体字的筛选原则 | 第21-22页 |
3.1.4 闪现法识独体字的步骤和方法 | 第22-23页 |
3.1.5 闪现法教识独体字的作用 | 第23-24页 |
3.2 闪现法识高频合体字 | 第24-26页 |
3.2.1 闪现法利用偏旁识合体字 | 第24-25页 |
3.2.2 闪现法利用非成字部件教识合体字 | 第25页 |
3.2.3 闪现法教识合体字的步骤和方法 | 第25-26页 |
3.3 闪现法利用汉字结构特点教识字 | 第26-27页 |
3.3.1 汉字部件的组合方式 | 第26-27页 |
3.3.2 闪现法训练汉字部件的组合方式 | 第27页 |
3.4 闪现法利用形声字的特点教识合体字 | 第27-29页 |
3.4.1 闪现法识音义联系紧密的形声字 | 第28页 |
3.4.2 闪现法识音义联系不紧密的形声字 | 第28-29页 |
3.5 闪现法应用扩展——识读词组和句子 | 第29-31页 |
3.5.1 闪现法识词组 | 第29页 |
3.5.2 闪现法识句子 | 第29-31页 |
4 闪现法应用于识字教学时应注意的问题 | 第31-32页 |
结语 | 第32-3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3-35页 |
附录 | 第35-41页 |
致谢 | 第4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