致谢 | 第7-8页 |
摘要 | 第8-9页 |
Abstract | 第9-10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5-25页 |
1.1 小麦胚芽概述 | 第15-16页 |
1.1.1 麦胚开发利用现状 | 第15页 |
1.1.2 麦胚的主要营养素及功效 | 第15-16页 |
1.2 麦胚清蛋白概况 | 第16页 |
1.3 自由基与抗氧化剂 | 第16-19页 |
1.3.1 自由基与氧化损伤 | 第16-17页 |
1.3.2 自由基的检测方法 | 第17-18页 |
1.3.3 抗氧化剂 | 第18-19页 |
1.4 生物活性肽与抗氧化肽研究进展 | 第19-23页 |
1.4.1 生物活性肽 | 第19-21页 |
1.4.2 抗氧化肽的作用机理 | 第21-22页 |
1.4.3 抗氧化肽的分离纯化 | 第22-23页 |
1.5 本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| 第23-24页 |
1.6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拟解决问题 | 第24-25页 |
1.6.1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| 第24-25页 |
第二章 麦胚清蛋白的提取及酶解工艺研究 | 第25-42页 |
2.1 材料与方法 | 第25-30页 |
2.1.1 实验材料 | 第25-26页 |
2.1.2 实验主要试剂及仪器设备 | 第26页 |
2.1.3 实验方法 | 第26-28页 |
2.1.4 分析方法 | 第28-30页 |
2.1.5 数据处理 | 第30页 |
2.2 结果与分析 | 第30-40页 |
2.2.1 脱脂小麦胚芽粉基本成分 | 第30页 |
2.2.2 麦胚清蛋白的提取 | 第30页 |
2.2.3 麦胚清蛋白的氨基酸组成分析 | 第30-32页 |
2.2.4 麦胚清蛋白的SDS-PAGE电泳 | 第32-33页 |
2.2.5 麦胚清蛋白酶解用蛋白酶的确定 | 第33页 |
2.2.6 不同单因素条件对碱性蛋白酶酶解反应的影响 | 第33-36页 |
2.2.7 酶解解工艺条件的响应面分析 | 第36-40页 |
2.2.8 验证实验 | 第40页 |
2.3 本章小结 | 第40-42页 |
第三章 麦胚清蛋白酶解物理化性质及体外抗氧化性研究 | 第42-51页 |
3.1 材料与方法 | 第43-46页 |
3.1.1 实验材料 | 第43页 |
3.1.2 实验主要试剂及仪器设备 | 第43-44页 |
3.1.3 试验方法 | 第44页 |
3.1.4 分析方法 | 第44-46页 |
3.1.5 数据处理 | 第46页 |
3.2 结果与分析 | 第46-50页 |
3.2.1 酶解物样品的制备 | 第46-47页 |
3.2.2 不同水解度酶解物的溶解性 | 第47页 |
3.2.3 不同水解度酶解物的乳化性和乳化稳定性 | 第47-48页 |
3.2.4 不同水解度酶解物清除DPPH自由基(DPPH.)活性 | 第48页 |
3.2.5 不同水解度酶解物清除羟自由基(OH-?)活性 | 第48-49页 |
3.2.6 不同水解度酶解物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(O2-?)能力 | 第49-50页 |
3.3 本章小结 | 第50-51页 |
第四章 麦胚清蛋白抗氧化酶解物活性成分研究 | 第51-61页 |
4.1 材料与方法 | 第51-54页 |
4.1.1 实验材料 | 第51页 |
4.1.2 实验主要试剂及仪器设备 | 第51-52页 |
4.1.3 试验方法 | 第52-53页 |
4.1.4 分析方法 | 第53-54页 |
4.2 结果与讨论 | 第54-60页 |
4.2.1 超滤所得酶解液性质研究 | 第54页 |
4.2.2 Sephadex G-25 层析条件的确定 | 第54-57页 |
4.2.3 分子量小于3000组分的Sephadex G-25 图谱 | 第57-58页 |
4.2.4 F3 组分的UPLC分析 | 第58-59页 |
4.2.5 F3 的氨基酸组成分析 | 第59-60页 |
4.3 本章小结 | 第60-61页 |
结论与展望 | 第61-6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3-71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| 第71-7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