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11页 |
第一章 引言 | 第11-22页 |
·金黄色葡萄球菌 | 第11-14页 |
·金黄色葡萄球菌特性 | 第11-12页 |
·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测方法 | 第12页 |
·影响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因素 | 第12-13页 |
·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 | 第13页 |
·肠毒素的检测方法 | 第13-14页 |
·流行病学研究 | 第14-15页 |
·搅打奶油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来源 | 第15页 |
·预测微生物学 | 第15-18页 |
·预测微生物学分类 | 第16-17页 |
·预测微生物学的应用 | 第17-18页 |
·食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预测模型 | 第18-19页 |
·课题研究的内容、目的和意义 | 第19-21页 |
·研究的主要内容 | 第19-20页 |
·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| 第20-21页 |
·拟解决关键问题 | 第21-22页 |
第二章 不同温度条件下搅打奶油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生长模型的建立 | 第22-30页 |
·实验材料 | 第22-23页 |
·实验原料 | 第22页 |
·实验菌株 | 第22页 |
·培养基和主要试剂 | 第22-23页 |
·试验方法 | 第23-25页 |
·制备菌悬液 | 第23页 |
·带菌搅打奶油的制备 | 第23页 |
·金黄色葡萄球菌培养和计数 | 第23页 |
·应用模型 | 第23-24页 |
·模型的检验 | 第24-25页 |
·结果与分析 | 第25-28页 |
·一级模型的建立 | 第25-27页 |
·二级模型的建立 | 第27-28页 |
·模型的验证 | 第28-29页 |
·本章小节与讨论 | 第29-30页 |
第三章 不同pH条件下搅打奶油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生长模型的建立 | 第30-36页 |
·实验材料 | 第30页 |
·试验方法 | 第30-31页 |
·制备菌悬液 | 第30页 |
·不同pH条件下带菌搅打油的制备 | 第30页 |
·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培养和计数 | 第30页 |
·生长模型 | 第30-31页 |
·模型的检验 | 第31页 |
·结果分析 | 第31-34页 |
·一级模型的建立 | 第31-34页 |
·二级模型的建立 | 第34页 |
·模型的验证 | 第34-35页 |
·本章小节与讨论 | 第35-36页 |
第四章 不同Aw和Nisin浓度条件下搅打奶油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生长模型的建立 | 第36-42页 |
·实验材料 | 第36页 |
·试验方法 | 第36-38页 |
·制备菌悬液 | 第36页 |
·不同条件下的搅打奶油的制备 | 第36-37页 |
·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培养与计数 | 第37页 |
·建立生长模型 | 第37页 |
·模型验证 | 第37-38页 |
·结果与分析 | 第38-41页 |
·不同Aw条件下生长模型的建立 | 第38-40页 |
·不同Nisin浓度下生长模型的建立 | 第40-41页 |
·模型验证 | 第41-42页 |
·本章小节与讨论 | 第42页 |
第五章 全文总结与结论 | 第42-43页 |
第六章 展望 | 第43-4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4-48页 |
致谢 | 第4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