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语言、文字论文--汉语论文--汉语教学论文--对外汉语教学论文--教学法、教学工作论文

对外汉语教学课堂师生互动有效性研究--以蒙古国乌兰巴托为例

摘要第4-5页
ABSTRACT第5-6页
第一章 绪论第10-20页
    一、选题缘由第10-11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汉语国际推广的现实背景第10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师生互动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重要性和特殊性第10-11页
        (三)个人兴趣第11页
    二、研究意义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理论意义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实践意义第12页
    三、核心概念界定与辨析第12-14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对外汉语教学与语文教学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师生互动与师生关系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(三)有效性与有效的第14页
    四、文献综述第14-16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国外师生互动研究现状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国内师生互动研究现状第15-16页
    五、研究问题与思路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研究问题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研究思路第17页
    六、研究方法第17-20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问卷调查法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课堂观察法第18页
        (三)访谈法第18-20页
第二章 师生互动有效性的理论探析第20-26页
    一、师生互动的内涵第20-21页
    二、师生互动的本质第21页
    三、师生互动的功能第21-23页
    四、师生互动有效性的标准制定第23-26页
第三章 乌兰巴托对外汉语教学课堂师生互动有效性调查实施第26-34页
    一、问卷调查的实施第27-29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问卷的设计第27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调查对象的选择和分布第27-29页
        (三)问卷数据的处理第29页
    二、课堂观察的实施第29-30页
    三、访谈的实施第30-34页
第四章 乌兰巴托对外汉语教学课堂师生互动有效性现状分析第34-56页
    一、调查分析第34-50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师生互动主体维度的分析第34-37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师生互动过程的维度分析第37-44页
        (三)师生互动效果的维度分析第44-47页
        (四)师生互动有效性的整体情况及方差分析第47-50页
    二、问题总结第50-56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互动方式单一,模式固定第50-51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互动内容加工程度不够第51-53页
        (三)互动流于形式,实质性不足第53-55页
        (四)课堂纪律秩序差第55-56页
第五章 乌兰巴托对外汉语教学课堂师生互动存在问题原因分析第56-62页
    一、教师因素第56-57页
    二、学生因素第57-58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性格第57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学习习惯第57-58页
        (三)汉语水平第58页
        (四)汉语学习动机第58页
    三、跨文化交际因素第58-60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语言差异第58-59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文化差异第59-60页
    四、当地教学因素第60-62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教材缺失第60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教学设备简陋第60-62页
第六章 师生互动有效性提升策略第62-66页
    一、外派汉语教师第62-64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 加强对师生互动的认识第62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发挥教师主观能动性,克服教材不足、教学设备简陋第62-63页
        (三)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第63页
        (四)加强课堂纪律管理第63页
        (五) 努力学习当地语言,减少语言障碍第63-64页
        (六)加强教师的中华才艺学习,提高教师个人魅力第64页
    二、外派汉语教师管理部门第64-66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加强汉语教师专业技能培训第64-65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加强汉语教师语言培训,将蒙语学习纳入教师考核第65-66页
参考文献第66-70页
    (一)中文类第66-69页
    (二)英文类第69-70页
附录A: 对外汉语教学课堂师生互动调查问卷第70-74页
附录B:访谈提纲第74-76页
致谢第76-78页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78-79页

论文共79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对外汉语成语教学现状及策略研究
下一篇:字理识字法在对外汉字教学中的应用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