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7页 |
ABSTRACT | 第7-8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2-25页 |
1.1 木糖醇的概述 | 第12-13页 |
1.2 化学加氢合成木糖醇 | 第13-14页 |
1.3 生物转化生成木糖醇 | 第14-21页 |
1.3.1 以木糖为底物产木糖醇 | 第14-16页 |
1.3.2 以葡萄糖为底物产木糖醇 | 第16-21页 |
1.4 立题意义 | 第21-23页 |
1.5 研究内容 | 第23-24页 |
1.6 技术路线 | 第24-25页 |
第二章 ardh基因在E.coli中的克隆表达及酶学性质测定 | 第25-45页 |
2.1 引言 | 第25-26页 |
2.2 材料 | 第26-28页 |
2.2.1 菌株和质粒 | 第26页 |
2.2.2 主要酶和试剂 | 第26页 |
2.2.3 培养基 | 第26-27页 |
2.2.4 主要仪器设备 | 第27-28页 |
2.3 实验方法 | 第28-37页 |
2.3.1 菌体的培养和G. thailandicus总DNA的提取 | 第28-29页 |
2.3.2 ArDH工程菌的构建 | 第29-32页 |
2.3.3 ArDH的诱导表达及纯化 | 第32-34页 |
2.3.4 ArDH酶学性质研究 | 第34-37页 |
2.4 结果与讨论 | 第37-44页 |
2.4.1 重组质粒pET-28a-ardh的构建 | 第37-38页 |
2.4.2 ardh基因的序列分析 | 第38-39页 |
2.4.3 重组酶的SDS-PAGE分析、纯化及比活力测定 | 第39-41页 |
2.4.4 ArDH的酶学性质 | 第41-44页 |
2.6 本章小结 | 第44-45页 |
第三章 xdh基因在E.coli的克隆表达及酶学性质测定 | 第45-59页 |
3.1 引言 | 第45页 |
3.2 材料 | 第45-46页 |
3.2.1 菌株和质粒 | 第45页 |
3.2.2 主要酶和试剂 | 第45页 |
3.2.3 培养基 | 第45页 |
3.2.4 主要仪器设备 | 第45-46页 |
3.3 实验方法 | 第46-51页 |
3.3.1 菌体的培养和G. thailandicus总DNA的提取 | 第46页 |
3.3.2 XDH工程菌的构建 | 第46-48页 |
3.3.3 XDH的诱导表达及纯化 | 第48页 |
3.3.4 XDH酶学性质研究 | 第48-51页 |
3.4 结果与讨论 | 第51-58页 |
3.4.1 重组质粒pET-28a-xdh的构建 | 第51-52页 |
3.4.2 xdh基因的序列分析 | 第52-53页 |
3.4.3 重组酶的SDS-PAGE分析、纯化及比活力测定 | 第53-55页 |
3.4.4 XDH的酶学性质 | 第55-58页 |
3.6 本章小结 | 第58-59页 |
第四章 xdh和ardh基因在E.coli中的协同表达与D-阿拉伯糖醇的转化 | 第59-67页 |
4.1 引言 | 第59页 |
4.2 材料 | 第59-60页 |
4.2.1 菌株和质粒 | 第59页 |
4.2.2 主要酶和试剂 | 第59页 |
4.2.3 培养基 | 第59-60页 |
4.2.4 主要仪器设备 | 第60页 |
4.3 实验方法 | 第60-63页 |
4.3.1 菌体的培养和质粒的提取 | 第60页 |
4.3.2 分子克隆操作 | 第60-62页 |
4.3.3 重组菌的诱导表达 | 第62页 |
4.3.4 摇瓶发酵生产木糖醇 | 第62-63页 |
4.4 结果分析 | 第63-66页 |
4.4.1 重组质粒pET28a-xdh-ardh的构建 | 第63-64页 |
4.4.2 xdh和ardh基因协同表达产物的SDS-PAGE电泳分析 | 第64-65页 |
4.4.3 摇瓶发酵 | 第65-66页 |
4.5 本章小结 | 第66-67页 |
第五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| 第67-70页 |
5.1 主要结论 | 第67-68页 |
5.2 展望 | 第68-7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0-77页 |
致谢 | 第77-78页 |
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他科研成果 | 第7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