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轻工业、手工业论文--食品工业论文--酿造工业论文--各种酒及其制造论文--黄酒、清酒论文

黄酒中生物胺的检测及产地判别

摘要第4-5页
ABSTRACT第5-6页
1 前言第9-18页
    1.1 黄酒概述第9页
    1.2 生物胺简介第9-11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生物胺的产生条件第9-10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生物胺的生理作用第10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生物胺的毒性作用第10-11页
    1.3 黄酒中生物胺研究现状第11页
    1.4 生物胺的分析方法第11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高效液相色谱法第12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生物传感器法第12页
        1.4.3 离子色谱法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4.4 薄层色谱法第13页
        1.4.5 毛细管电泳法(CE)第13页
        1.4.6 荧光光度法(AOAC)第13页
    1.5 多元统计分析第13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5.1 方差分析(ANOVA)第13页
        1.5.2 主成分分析(PCA)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5.3 判别分析(DA)第14页
        1.5.4 偏最小二乘法第14页
        1.5.5 人工神经网络第14-15页
    1.6 利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鉴别黄酒的国内外研究状况第15-17页
    1.7 研究意义及内容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7.1 研究意义第17页
        1.7.2 研究内容第17-18页
2 材料与方法第18-26页
    2.1 实验材料第18页
    2.2 实验试剂第18页
    2.3 实验仪器第18-19页
    2.4 实验方法第19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 黄酒中游离氨基酸的测定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4.2 黄酒中生物胺的测定第20-25页
    2.5 统计学分析第25-26页
3 结果与讨论第26-50页
    3.1 黄酒中游离氨基酸的种类及含量第26-28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20种氨基酸混合标准品及样品液相色谱图第26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标准曲线的测定与校准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测定结果第27页
        3.1.4 方法学验证第27-28页
    3.2 黄酒中生物胺的种类及含量第28-38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7种生物胺混合标准品及样品的液相色谱图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衍生条件的优化第29-31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固相萃取第31-36页
        3.2.4 基质效应评价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3.2.5 标准曲线测定与校准第37页
        3.2.6 测定结果第37页
        3.2.7 方法学验证第37-38页
    3.3 多元统计分析第38-50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方差分析第38-39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相关性分析第39-40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主成分分析第40-43页
        3.3.4 逐步判别第43-45页
        3.3.5 偏最小二乘法分析(PLSR)第45-47页
        3.3.6 人工神经网络第47-50页
4 结论第50-51页
5 展望第51-52页
6 参考文献第52-58页
7 致谢第58-59页
8 附录第59-66页

论文共66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亚麻饼粕营养挂面及冲调粉的研制
下一篇:紫甘薯花色苷对肠道菌群的调节作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