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3-5页 |
| Abstract | 第5-7页 |
| 第一章 绪论 | 第10-17页 |
| 1.1 选题意义 | 第10页 |
| 1.2 文献综述 | 第10-14页 |
| 1.2.1 国外教师话语研究现状 | 第10-11页 |
| 1.2.2 国内教师话语研究综述 | 第11-14页 |
| 1.3 理论基础 | 第14-15页 |
| 1.3.1 输入假说 | 第14页 |
| 1.3.2 话语分析理论 | 第14-15页 |
| 1.3.3 最近发展区理论 | 第15页 |
| 1.4 初级、中级汉语综合课教师话语特点调查设计 | 第15-17页 |
| 1.4.1 语料来源及标注规则 | 第15-16页 |
| 1.4.2 主要研究方法 | 第16-17页 |
| 第二章 初级、中级汉语综合课教师话语形式调查 | 第17-29页 |
| 2.1 词汇层面 | 第17-21页 |
| 2.2 句子层面 | 第21-29页 |
| 2.2.1 平均句长 | 第21-22页 |
| 2.2.2 单复句使用情况 | 第22-25页 |
| 2.2.3 句类 | 第25-29页 |
| 第三章 初级、中级汉语综合课教师话语功能调查 | 第29-37页 |
| 3.1 教学功能 | 第29-32页 |
| 3.1.1 讲解知识 | 第29-30页 |
| 3.1.2 提问引导 | 第30-32页 |
| 3.2 交际功能 | 第32-37页 |
| 3.2.1 意义协商 | 第33-36页 |
| 3.2.2 即时即景话题 | 第36-37页 |
| 第四章 初级、中级汉语综合课教师话语策略调查 | 第37-43页 |
| 4.1 教师话语量及语速 | 第37-38页 |
| 4.2 语码转换使用情况 | 第38-40页 |
| 4.3 教师非自然语感语言使用情况 | 第40-43页 |
| 第五章 初级、中级汉语综合课教师话语特点分析及教学建议 | 第43-48页 |
| 5.1 初级阶段汉语综合课教师话语特点分析 | 第43-44页 |
| 5.2 中级阶段汉语综合课教师话语特点分析 | 第44页 |
| 5.3 初级、中级汉语综合课教师话语特点对比分析 | 第44-45页 |
| 5.4 初级、中级汉语综合课教学建议 | 第45-48页 |
| 5.4.1 跟进学生学习进度,注意话语形式的适度性 | 第45页 |
| 5.4.2 维持话语功能的均衡性 | 第45-46页 |
| 5.4.3 监控话语策略的使用 | 第46-47页 |
| 5.4.4 改善教学管理 | 第47-48页 |
| 结语 | 第48-49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49-52页 |
| 附录 | 第52-54页 |
| 随堂录音转写文本 | 第52-54页 |
| 致谢 | 第5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