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7-9页 |
1.0 引言 | 第7页 |
1.1 选题缘由 | 第7-8页 |
1.2 研究目的 | 第8页 |
1.3 研究方法 | 第8页 |
1.4 研究意义 | 第8-9页 |
第2章 跨文化交际 | 第9-17页 |
2.1 跨文化交际 | 第9页 |
2.2 跨文化交际特征 | 第9-10页 |
2.3 中西文化差异表现 | 第10-13页 |
2.3.1 对事物认知的差异 | 第11页 |
2.3.2 日常交际的文化冲突举例 | 第11-13页 |
2.4 跨文化交际冲突成因 | 第13-17页 |
2.4.1 跨文化交际中的社会文化定势 | 第14-15页 |
2.4.2 文化视域中的文化偏见 | 第15页 |
2.4.3 跨文化心理学之文化偏见 | 第15-16页 |
2.4.4 跨文化交际之群体间语言偏见 | 第16-17页 |
第3章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跨文化交际冲突 | 第17-23页 |
3.1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跨文化冲突的特殊性 | 第17页 |
3.2 文化休克对语言习得的影响 | 第17-19页 |
3.3 目的语环境中的文化冲突 | 第19页 |
3.4 非目的语环境中的文化冲突 | 第19-20页 |
3.5 跨文化冲突对师生双方的影响 | 第20-21页 |
3.6 文化定势及偏见对教学的消极影响 | 第21-23页 |
第4章 消除跨文化交际冲突的教学策略 | 第23-31页 |
4.1 消解文化定势及偏见 | 第23-24页 |
4.2 解决跨文化交际冲突的原则 | 第24-26页 |
4.3 解决教学中跨文化交际冲突的方法探讨 | 第26-28页 |
4.4 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策略 | 第28-31页 |
4.4.1 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| 第28-29页 |
4.4.2 构建多元文化观,树立多元文化立场,提高个人文化素养 | 第29页 |
4.4.3 激发学习者对中国文化的兴趣 | 第29页 |
4.4.4 培养学习者自觉运用中国文化的意识 | 第29-30页 |
4.4.5 在教学中创造跨文化交际的“环境” | 第30-31页 |
第5章 在对外汉语文化教学课程中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设想 | 第31-35页 |
5.1 课程设置的必要性 | 第31页 |
5.2 对外汉语文化教学的方法 | 第31-32页 |
5.2.1 文化互动法 | 第31-32页 |
5.2.2 交流沟通法 | 第32页 |
5.2.3 实践活动法 | 第32页 |
5.3 课程设置的意义 | 第32-33页 |
5.4 课程设置应注意的事项 | 第33页 |
5.5 促使对外汉语教材革新 | 第33-35页 |
第6章 结语 | 第35-3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7-39页 |
致谢 | 第3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