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6-7页 |
Abstract | 第7页 |
绪论 | 第10-12页 |
第一章、女性角色创作构思之比较 | 第12-17页 |
第一节、歌剧创作简介 | 第12页 |
第二节、女性角色的戏剧形象构思 | 第12-14页 |
第三节、女性角色在戏剧脚本和歌剧剧本之比较 | 第14-17页 |
第二章、女性角色在戏剧冲突中的音乐表现方式之比较 | 第17-39页 |
第一节、重唱表现戏剧冲突——唱腔型与剧唱型 | 第17-33页 |
1、尼古拉——唱腔型 | 第17-23页 |
以“追弄法尔斯塔夫”为线索 | 第17-22页 |
1)、法尔斯塔夫的求爱信 | 第17-20页 |
2)、女人们的整人计划 | 第20-22页 |
以安娜(安妮塔)爱情为线索 | 第22-23页 |
3)、安娜女儿安娜(安妮塔)与芬顿爱的二重唱 | 第22-23页 |
2、威尔第——剧唱型 | 第23-33页 |
以“追弄法尔斯塔夫”为线索 | 第24-29页 |
1)、法尔斯塔夫的求爱信 | 第24-27页 |
2)、女人们的整人计划 | 第27-29页 |
以安娜(安妮塔)爱情为线索 | 第29-33页 |
3)、安娜女儿安娜(安妮塔)与芬顿爱的二重唱 | 第29-33页 |
第二节、女性角色在戏剧冲突中的音乐体制之比较 | 第33-39页 |
1、尼古拉:分曲体 | 第33-35页 |
2、威尔第:连缀体 | 第35-39页 |
第三章、不同声种对角色塑造和演唱处理之比较 | 第39-53页 |
第一节、不同声种对女性角色塑造的深化作用 | 第39页 |
第二节、两位作曲家女性角色的声种异同 | 第39-41页 |
1、尼古拉:花腔女高音、抒情女高音 | 第40页 |
2、威尔第:戏剧抒情女高音、抒情女高音、女中音 | 第40-41页 |
第三节、女性角色演唱处理之比较 | 第41-53页 |
1、尼古拉 | 第41-47页 |
1)、求爱信二重唱《啊,他是多么无耻》 | 第41-42页 |
2)、弗鲁特夫人咏叹调《快来吧,愉快的恶作剧》 | 第42-46页 |
3)、终场三重唱《愉快的恶作剧,使相爱者的手永远相系》 | 第46-47页 |
2、威尔第 | 第47-53页 |
1)、求爱信二重唱《啊,他是多么无耻》 | 第47-49页 |
2)、南内塔咏叹调《精灵们,尽情跳舞吧》 | 第49-51页 |
3)、奎克莉与法斯塔夫二重唱 | 第51-53页 |
第四章、总结 | 第53-5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6-61页 |
后记 | 第6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