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1 引言 | 第9-17页 |
1.1 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9-13页 |
1.1.1 枯草芽孢杆菌研究背景及应用 | 第9-10页 |
1.1.2 功能性蛋白pEGF | 第10-11页 |
1.1.3 报告基因 | 第11-13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进展 | 第13-15页 |
1.2.1 枯草芽孢杆菌表达系统的研究 | 第13-15页 |
1.2.2 功能性蛋白pEGF的研究 | 第15页 |
1.3 存在的主要问题 | 第15-16页 |
1.4 本试验研究内容 | 第16-17页 |
2 材料和方法 | 第17-32页 |
2.1 实验用生物试剂 | 第17页 |
2.2 质粒和菌种 | 第17页 |
2.3 主要仪器 | 第17-18页 |
2.4 相关试剂配制 | 第18-19页 |
2.5 B.subtilis穿梭载体pTD161和pTD162的构建及表达能力的检测 | 第19-26页 |
2.5.1 合成基因 | 第19-20页 |
2.5.2 穿梭载体的构建 | 第20-22页 |
2.5.3 穿梭载体pTD161、pTD162表达能力的鉴定 | 第22-26页 |
2.6 pEGF蛋白的表达 | 第26-29页 |
2.6.1 pEGF蛋白基因的获取 | 第26-27页 |
2.6.2 pEGF蛋白在Bs168-pTD161中的表达 | 第27页 |
2.6.3 重组工程菌Bs168诱导表达pEGF条件的优化 | 第27-28页 |
2.6.4 pEGF蛋白在Bs168-pTD162中的表达 | 第28页 |
2.6.5 pEGF蛋白在E.coli BL21中的表达 | 第28-29页 |
2.7 pEGF-GFP融合蛋白的表达 | 第29-32页 |
2.7.1 pEGF-GFP融合基因的获取 | 第29-30页 |
2.7.2 Bs168-pTD161-pegf-gfp和Bs168-pTD162-pegf-gfp的获取 | 第30页 |
2.7.3 Bs168-pTD161-pegf-gfp的诱导表达 | 第30-31页 |
2.7.4 Bs168-pTD162-pegf-gfp的诱导表达 | 第31-32页 |
3 结果与分析 | 第32-53页 |
3.1 B.subtilis穿梭载体pTD161和pTD162的构建及表达能力的检测 | 第32-39页 |
3.1.1 pDG150质粒的提取及酶切 | 第32页 |
3.1.2 pTD160的构建 | 第32-33页 |
3.1.3 pTD161的构建 | 第33-34页 |
3.1.4 pTD162的构建 | 第34-35页 |
3.1.5 重组质粒表达能力检测 | 第35-38页 |
3.1.6 pTD161稳定性检测 | 第38-39页 |
3.2 pEGF蛋白的表达 | 第39-49页 |
3.2.1 pegf基因片段的获取 | 第39-40页 |
3.2.2 pTD161-pegf和pTD162-pegf重组质粒的构建 | 第40-41页 |
3.2.3 Bs168-pTD161-pegf的诱导表达 | 第41-43页 |
3.2.4 重组Bs168诱导表达pEGF条件的优化结果 | 第43-45页 |
3.2.5 Bs168-pTD162-pegf的诱导表达 | 第45-46页 |
3.2.6 pEGF蛋白在E.coliBL21中的表达 | 第46-49页 |
3.3 pEGF-GFP融合蛋白的表达 | 第49-53页 |
3.3.1 pegf-gfp融合基因的获取 | 第49-50页 |
3.3.2 pTD161-pegf-gfp和pTD162-pegf-gfp重组质粒的构建 | 第50页 |
3.3.3 Bs168-pTD161-pegf-gfp和Bs168-pTD162-pegf-gfp的诱导表达 | 第50-53页 |
4 讨论 | 第53-55页 |
4.1 枯草芽孢杆菌pTD系列载体的构建 | 第53页 |
4.2 pEGF蛋白的表达及诱导培养条件优化 | 第53页 |
4.3 pEGF和GFP的融合表达 | 第53-55页 |
5 结论 | 第55-56页 |
6 展望 | 第56-5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7-63页 |
作者简介 | 第63-64页 |
致谢 | 第64-65页 |
详细摘要 | 第65-6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