致谢 | 第7-8页 |
摘要 | 第8-9页 |
ABSTRACT | 第9-10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5-24页 |
1.1 引言 | 第15页 |
1.2 黄酒的陈化 | 第15-17页 |
1.2.1 缔合说 | 第15-16页 |
1.2.2 酯化说 | 第16页 |
1.2.3 氧化说 | 第16页 |
1.2.4 溶出说 | 第16-17页 |
1.2.5 挥发说 | 第17页 |
1.3 酒类催陈技术概述 | 第17-22页 |
1.3.1 物理催陈法 | 第17-19页 |
1.3.2 化学催陈法 | 第19-21页 |
1.3.3 生物催陈法 | 第21-22页 |
1.4 氧化剂催陈酒类概述 | 第22页 |
1.4.1 酒体中溶解氧含量变化 | 第22页 |
1.4.2 氧气添加 | 第22页 |
1.4.3 臭氧添加 | 第22页 |
1.5 本文研究的目的、意义及主要内容 | 第22-24页 |
1.5.1 研究目的及意义 | 第22-23页 |
1.5.2 主要研究内容 | 第23-24页 |
第2章 不同年份黄酒的氧化进程 | 第24-33页 |
2.1 引言 | 第24页 |
2.2 材料与试剂 | 第24-25页 |
2.2.1 材料 | 第24页 |
2.2.2 试剂 | 第24-25页 |
2.2.3 仪器设备 | 第25页 |
2.3 实验方法 | 第25-28页 |
2.3.1 理化指标检测方法 | 第25页 |
2.3.2 总酚含量测定方法 | 第25-26页 |
2.3.3 单宁含量测定 | 第26页 |
2.3.4 铁离子测定方法 | 第26-27页 |
2.3.5 总酯含量测定方法 | 第27-28页 |
2.4 结果与分析 | 第28-32页 |
2.4.1 常规理化指标 | 第28页 |
2.4.2 总酚含量及变化 | 第28-30页 |
2.4.3 单宁含量及变化 | 第30页 |
2.4.4 铁离子含量及变化 | 第30-31页 |
2.4.5 总酯含量及变化 | 第31-32页 |
2.5 本章小结 | 第32-33页 |
第3章 不同处理方式对黄酒的氧化作用 | 第33-43页 |
3.1 引言 | 第33页 |
3.2 材料与方法 | 第33-35页 |
3.2.1 材料与试剂 | 第33-34页 |
3.2.2 仪器与设备 | 第34页 |
3.2.3 实验方法 | 第34-35页 |
3.3 结果与讨论 | 第35-41页 |
3.3.1 温度协同双氧水处理对黄酒的氧化作用 | 第35-38页 |
3.3.2 双氧水协同超高压处理对黄酒的氧化作用 | 第38-40页 |
3.3.3 臭氧处理对黄酒的氧化作用 | 第40-41页 |
3.4 本章小结 | 第41-43页 |
第4章 醇酸模拟体系氧化作用研究 | 第43-49页 |
4.1 引言 | 第43页 |
4.2 材料与方法 | 第43-44页 |
4.2.1 原料与试剂 | 第43页 |
4.2.2 仪器及设备 | 第43页 |
4.2.3 实验方法 | 第43-44页 |
4.3 结果与讨论 | 第44-48页 |
4.3.1 自然贮藏对乙醛、乙酸乙酯形成的影响 | 第44-45页 |
4.3.2 超高压对新配模拟溶液的作用效果 | 第45-46页 |
4.3.3 微氧协同超高压对乙醛、乙酸乙酯形成的影响 | 第46-48页 |
4.4 本章小结 | 第48-49页 |
第5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49-50页 |
5.1 主要结论 | 第49页 |
5.2 展望 | 第49-5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0-54页 |
攻读硕士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| 第5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