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8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8-23页 |
·酸驼乳的起源和研究现状 | 第8-11页 |
·酸驼乳的制作方法 | 第8页 |
·驼乳及酸驼乳的营养价值与医疗作用 | 第8-11页 |
·乳酸菌的研究概况 | 第11-14页 |
·乳酸菌的分类研究 | 第11-12页 |
·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在乳酸菌分类鉴定中的应用 | 第12-14页 |
·乳酸菌的生理功能 | 第14页 |
·乳酸菌细菌素综述 | 第14-21页 |
·乳酸菌细菌素的定义与分类 | 第14-17页 |
·乳酸菌细菌素的抑菌谱及抑菌机理 | 第17-18页 |
·乳酸菌细菌素的理化性质 | 第18-19页 |
·乳酸菌细菌素的提取纯化 | 第19-20页 |
·乳酸菌细菌素的应用 | 第20-21页 |
·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| 第21-22页 |
·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| 第22-23页 |
第2章 酸驼乳中乳酸菌的分离鉴定及16S rDNA分析 | 第23-36页 |
·材料与方法 | 第23-27页 |
·材料 | 第23-24页 |
·方法 | 第24-27页 |
·结果与分析 | 第27-34页 |
·乳酸菌分离株的菌落形态及细胞形态特征 | 第27页 |
·乳酸菌分离株生理生化鉴定结果 | 第27-31页 |
·16S rDNA分析 | 第31-34页 |
·讨论 | 第34-35页 |
·小结 | 第35-36页 |
第3章 酸驼乳中乳酸菌细菌素的研究 | 第36-59页 |
·材料与方法 | 第36-43页 |
·材料 | 第36-37页 |
·方法 | 第37-43页 |
·结果与分析 | 第43-55页 |
·产细菌素乳酸菌的筛选结果 | 第43-44页 |
·细菌素蛋白质性质的确定结果 | 第44-47页 |
·细菌素粗提物对温度和pH的耐受性试验结果 | 第47-48页 |
·抑菌谱的测定 | 第48页 |
·菌株MLS5的发酵曲线结果 | 第48-51页 |
·细菌素的纯化结果 | 第51-55页 |
·讨论 | 第55-57页 |
·抑菌活性的检测 | 第55页 |
·细菌素蛋白质性质的确定 | 第55-56页 |
·细菌素的耐受性 | 第56页 |
·抑菌谱 | 第56页 |
·菌株MLS5的发酵曲线 | 第56-57页 |
·细菌素的提取纯化 | 第57页 |
·小结 | 第57-59页 |
·产细菌素乳酸菌的筛选及其抑菌性研究 | 第57-58页 |
·细菌素的提取纯化 | 第58-59页 |
第4章 结论 | 第59-61页 |
·结论 | 第59-60页 |
·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| 第60-6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1-70页 |
附录 | 第70-86页 |
致谢 | 第86-87页 |
作者简介 | 第8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