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轻工业、手工业论文--食品工业论文--一般性问题论文--基础科学论文--食品营养学论文

碱提枣多糖抗凝血作用途径的初步探讨

致谢第1-9页
摘要第9-11页
1. 文献综述第11-21页
     ·枣及红枣多糖的研究进展第11-13页
       ·红枣概述第11页
       ·红枣多糖的研究进展第11-13页
         ·红枣多糖概述第11页
         ·枣多糖的组成及理化性质第11页
         ·红枣多糖的提取与分离纯化方法第11-13页
       ·红枣多糖的结构研究第13页
     ·抗凝血物质的研究进展第13-15页
       ·研究抗凝血物质的意义第13页
       ·血液凝固过程概述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·动物源抗凝血物质第14页
       ·植物源及真菌源抗凝血物质第14-15页
     ·凝血活性相关指标及分析检测方法第15-21页
       ·凝血活性相关指标第15-19页
         ·凝血四项第15页
         ·血小板相关指标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 ·凝血因子相关指标第16-19页
       ·凝血相关指标的检测方法第19-21页
         ·底物显色法第19页
         ·光学法第19页
         ·酶联免疫法第19页
         ·比浊法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 ·血小板计数第20-21页
2. 引言第21-23页
     ·课题提出的依据及研究意义第21页
     ·课题研究内容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·提纯工艺对红枣多糖抗凝血活性影响的研究第21页
       ·碱提枣多糖抗凝血途径的研究第21页
       ·分离组分的构成及构象分析第21-22页
     ·课题研究目标第22-23页
3. 试验材料与方法第23-30页
     ·试验材料、仪器与试剂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·试验材料第23页
       ·主要试验仪器与设备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·主要试验试剂第24页
     ·试验工艺路线第24-25页
     ·试验内容与方法第25-30页
       ·提纯工艺对碱提红枣多糖抗凝血活性的影响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 ·碱提红枣多糖的提取及多糖中各成分含量测定方法第25页
         ·碱提红枣多糖对人体血浆凝血时间的影响第25页
         ·乙醇分级沉淀对碱提红枣多糖抗凝活性的影响第25页
         ·脱蛋白方法对碱提多糖抗凝血活性的影响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 ·脱色方法对碱提多糖抗凝血活性的影响第26页
       ·红枣多糖抗凝血途径的研究第26-28页
         ·红枣多糖抗凝血作用对象的研究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 ·红枣多糖抗凝血作用途径的初步研究第27-28页
     ·多糖组分构成及构象分析第28-30页
         ·多糖组分构成分析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 ·多糖组分构象分析第29-30页
4. 结果与分析第30-50页
     ·初步纯化对碱提红枣多糖抗凝血活性的影响第30-33页
       ·碱提红枣多糖抗凝血途径的确定第30页
       ·红枣粗多糖浓度与抗凝血活性的关系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·乙醇分步沉淀对碱提红枣多糖抗凝血活性的影响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·脱蛋白方法对碱提红枣多糖抗凝血活性的影响第32页
       ·脱色方法对碱提红枣多糖抗凝血活性的影响第32-33页
     ·红枣多糖抗凝血途径的研究第33-41页
       ·红枣多糖抗凝血作用对象的研究第33-35页
         ·红枣多糖对血小板作用的研究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 ·红枣多糖溶解血栓作用的研究第34页
         ·红枣多糖对凝血因子活性作用的研究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·红枣多糖抗凝血作用途径的初步研究第35-41页
         ·红枣多糖的DEAE-52纤维素分离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 ·各多糖组分的抗凝血活性分析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 ·纯度分析第37-39页
         ·组分Ⅱ、组分Ⅳ对内源性凝血因子活性的影响第39-41页
     ·多糖组分构成及构象分析第41-50页
       ·多糖组分的构成分析第41-46页
         ·单糖组成分析第41-43页
         ·部分酸水解分析第43-44页
         ·高碘酸氧化及Smith降解分析第44-45页
         ·β-消除分析第45-46页
       ·多糖组分的构象分析第46-50页
         ·碘-碘化钾反应分析第46-47页
         ·刚果红反应分析第47-50页
5. 结论与创新点第50-52页
     ·全文总结第50-51页
     ·创新点第51-52页
参考文献第52-57页
Abstract第57-58页

论文共58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钙、曲酸及其复合体系真空渗透处理对双孢蘑菇采后品质的调控研究
下一篇:聚酰胺酸盐共混改性大豆分离蛋白膜材料的制备与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