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10页 |
ABSTRACT | 第10-12页 |
第一章 文献综述 | 第12-26页 |
前言 | 第12页 |
1 稻米储藏品质的检测方法 | 第12-15页 |
·感官评定法 | 第12页 |
·水分的测定 | 第12-13页 |
·脂肪酸值的测定 | 第13页 |
·蛋白质的测定 | 第13-14页 |
·直链淀粉含量的测定 | 第14页 |
·颜色的测定 | 第14页 |
·硬度的测定 | 第14-15页 |
2 稻米气味的评价方法 | 第15-20页 |
·气质联用仪的应用 | 第15-17页 |
·气相色谱—质谱联用分析仪的构成原理 | 第15-17页 |
·气相色谱—质谱联用在稻米中的应用 | 第17页 |
·电子鼻检测技术的应用 | 第17-20页 |
·电子鼻的构成原理 | 第17-19页 |
·电子鼻在稻米储藏品质检测中的应用 | 第19-20页 |
·稻米气味评价的现状 | 第20页 |
3 本研究目的意义及主要内容 | 第20-23页 |
·本研究目的意义 | 第20-21页 |
·主要研究内容 | 第21-2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23-26页 |
第二章 不同储藏时间对稻米理化品质的影响 | 第26-40页 |
前言 | 第26-27页 |
1 材料与方法 | 第27-29页 |
·试验材料 | 第27页 |
·主要试剂 | 第27页 |
·主要仪器和设备 | 第27-28页 |
·检测指标与方法 | 第28-29页 |
·蒸煮品质感官评价 | 第28页 |
·水分的测定 | 第28页 |
·脂肪酸值的测定 | 第28页 |
·蛋白质的测定 | 第28-29页 |
·直链淀粉含量的测定 | 第29页 |
·颜色的测定 | 第29页 |
·硬度的测定 | 第29页 |
·数据分析方法 | 第29页 |
2 结果与分析 | 第29-36页 |
·不同储藏时间对稻米蒸煮品质感官评价的影响 | 第29-30页 |
·不同储藏时间对稻米水分含量的影响 | 第30-31页 |
·不同储藏时间对稻米脂肪酸值含量的影响 | 第31-32页 |
·不同储藏时间对稻米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| 第32-33页 |
·不同储藏时间对稻米直链淀粉含量的影响 | 第33-34页 |
·不同储藏时间对稻米颜色的影响 | 第34页 |
·不同储藏时间对稻米硬度的影响 | 第34-35页 |
·相关性分析及稻米储藏品质等级的确定 | 第35-36页 |
·储藏时间、理化指标、感官评价与颜色的相关性分析 | 第35-36页 |
·稻米储藏品质等级的确定 | 第36页 |
3 讨论 | 第36-37页 |
4 本章小结 | 第37-3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8-40页 |
第三章 电子鼻传感器响应值分析与试验参数优化 | 第40-58页 |
前言 | 第40页 |
1 样品顶空时间对传感器信号响应的影响 | 第40-45页 |
·材料与方法 | 第40-42页 |
·试验材料 | 第40页 |
·主要仪器 | 第40-41页 |
·实验方案 | 第41-42页 |
·统计分析方法 | 第42页 |
·结果分析与讨论 | 第42-45页 |
·不同顶空时间电子鼻响应值分析 | 第42-43页 |
·不同顶空时间传感器响应值的方差分析 | 第43-44页 |
·不同顶空时间的电子鼻响应值差异分析 | 第44-45页 |
2 样品顶空空间对传感器响应值的影响 | 第45-48页 |
·材料与方法 | 第45页 |
·试验材料 | 第45页 |
·主要仪器 | 第45页 |
·试验方案 | 第45页 |
·统计分析方法 | 第45页 |
·结果分析与讨论 | 第45-48页 |
·不同顶空空间的电子鼻响应值分析 | 第45-47页 |
·不同顶空空间传感器响应值的方差分析 | 第47页 |
·不同顶空空间的电子鼻响应值差异分析 | 第47-48页 |
3 样品量对传感器信号响应的影响 | 第48-50页 |
·材料与方法 | 第48页 |
·试验材料 | 第48页 |
·主要仪器 | 第48页 |
·试验方案 | 第48页 |
·统计分析方法 | 第48页 |
·结果分析与讨论 | 第48-50页 |
·不同样品量电子鼻响应值分析 | 第48-49页 |
·不同样品量传感器响应值的方差分析 | 第49-50页 |
·不同样品量的电子鼻响应值差异分析 | 第50页 |
4 正交试验 | 第50-53页 |
·材料与方法 | 第51页 |
·试验材料 | 第51页 |
·主要仪器 | 第51页 |
·试验方案 | 第51页 |
·统计分析与讨论 | 第51-53页 |
·正交试验方案的设计 | 第51-52页 |
·正交优化分析 | 第52-53页 |
·结果分析与讨论 | 第53页 |
5 讨论 | 第53-54页 |
6 本章小结 | 第54-5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6-58页 |
第四章 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质联用技术测定储藏稻米的挥发性气体成分 | 第58-70页 |
前言 | 第58页 |
1 材料与方法 | 第58-60页 |
·试验材料 | 第58页 |
·主要试剂 | 第58页 |
·主要仪器 | 第58-59页 |
·气质联用仪 | 第58页 |
·顶空固相微萃取装置 | 第58-59页 |
·其它试验装置 | 第59页 |
·试验方法 | 第59页 |
·数据分析方法 | 第59-60页 |
2 结果分析与讨论 | 第60-67页 |
·稻米的GC-MS总离子峰图 | 第60页 |
·稻米的气体成分分析 | 第60-67页 |
·烃类 | 第66页 |
·酯类 | 第66页 |
·醇类 | 第66-67页 |
·酮类 | 第67页 |
·醛类 | 第67页 |
·其他 | 第67页 |
3 讨论 | 第67-68页 |
4 本章小结 | 第68-6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9-70页 |
第五章 基于气味的稻米储藏品质评价与预测模型建立 | 第70-78页 |
前言 | 第70页 |
1 材料与方法 | 第70-71页 |
·试验材料 | 第70页 |
·主要仪器 | 第70页 |
·电子鼻检测方法 | 第70页 |
·数据分析方法 | 第70-71页 |
2 结果分析与讨论 | 第71-74页 |
·电子鼻技术检测稻米储藏品质的实验结果 | 第71-73页 |
·电子鼻信号及特征传感器筛选 | 第71-72页 |
·主成分分析结果 | 第72页 |
·载荷分析结果 | 第72-73页 |
·基于气味评价稻米储藏品质等级模型的建立 | 第73-74页 |
·基于气味建立稻米储藏品质等级预测模型的方法 | 第73页 |
·稻米储藏品质等级预测模型的建立 | 第73-74页 |
·稻米储藏品质等级预测模型的验证及评价 | 第74页 |
3 讨论 | 第74-75页 |
4 本章小结 | 第75-7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6-78页 |
全文总结 | 第78-80页 |
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 | 第80-82页 |
致谢 | 第8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