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轻工业、手工业论文--食品工业论文--乳品加工工业论文--各种乳制品论文--发酵乳制品论文

益生菌乳制品货架期质量分析与研究

摘要第5-7页
ABSTRACT第7-9页
1 引言第13-23页
    1.1 益生菌及其应用第13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益生菌概述第13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益生菌应用第16-17页
    1.2 益生菌乳制品第17-18页
    1.3 益生菌乳制品中菌群的鉴定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形态学鉴定第18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生化特性鉴定第18页
        1.3.3 分子生物学鉴定第18-19页
    1.4 益生菌乳制品质量现状第19-21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益生菌乳制品中益生菌活性的研究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益生菌乳制品的质量分析第20-21页
    1.5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第21-23页
        1.5.1 目的意义第21页
        1.5.2 研究内容第21-23页
2 实验材料与方法第23-42页
    2.1 市售益生菌乳制品调研第23-27页
    2.2 样品的选取第27页
    2.3 试剂药品第27-28页
    2.4 培养基第28-29页
    2.5 仪器设备第29页
    2.6 研究内容与方法第29-35页
        2.6.1 技术路线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2.6.2 市售益生菌乳制品样品的采集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2.6.3 样品货架期内的质量分析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2.6.4 样品温度贮存试验研究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2.6.5 样品显微结构分析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2.6.6 样品中益生菌的分离与鉴定第34-35页
    2.7 检测方法第35-42页
        2.7.1 感官评定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2.7.2 菌落总数的检测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2.7.3 大肠菌群的检测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 2.7.4 乳酸菌检测第38-40页
        2.7.5 酸度的测定第40页
        2.7.6 pH值的测定第40页
        2.7.7 样品菌群的多样性分析第40-42页
3 结果与分析第42-96页
    3.1 市售益生菌乳制品调研结果第42-44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标识活菌数产品数量调研结果第42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菌群分布调研结果第42-43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菌群种类调研结果第43-44页
    3.2 样品货架期内质量分析与研究第44-66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感官评定第44-46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菌落总数分析与检测第46-48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大肠菌群分析与检测第48-49页
        3.2.4 乳酸菌数分析与检测第49-58页
        3.2.5 样品的光学显微镜结构分析第58-60页
        3.2.6 酸度的变化第60-63页
        3.2.7 pH值的变化第63-66页
    3.3 样品在不同贮存温度下的品质变化第66-81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感官变化第66-68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pH值的变化第68-70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酸度变化第70-72页
        3.3.4 菌落总数的变化第72-74页
        3.3.5 大肠菌群数的变化第74-76页
        3.3.6 乳酸菌数的变化第76-81页
    3.4 样品的显微结构分析第81-83页
    3.5 样品中益生菌的分离与鉴定第83-96页
        3.5.1 样品中的益生菌的分离与纯化第83页
        3.5.2 菌株形态特征鉴定第83-85页
        3.5.3 菌株的16SrRNA基因测序第85-86页
        3.5.4 样品中菌群的多样性分析第86-87页
        3.5.5 菌株的生长特性研究第87-96页
4 结论第96-97页
5 创新点和展望第97-98页
    创新点第97页
    展望第97-98页
致谢第98-99页
参考文献第99-105页
附录第105-110页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110页

论文共110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韧化处理对淀粉超高压糊化的影响
下一篇:黄秋葵籽蛋白提取、纯化及特性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