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语言、文字论文--汉语论文--汉语教学论文--对外汉语教学论文--教学法、教学工作论文

程度—语气副词的习得考察

摘要第5-6页
Abstract第6页
第一章 绪论第7-14页
    1.1 选题的原因、意义和价值第7页
    1.2 研究的范围、思路和方法第7页
    1.3 相关研究综述第7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副词的内部分类及“真、太、多、最、可”的归属问题第7-11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“真、太、多、最、可”的对比研究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3.3 “真、太、多、最、可”的习得研究第12-14页
第二章 现代汉语的程度-语气副词第14-22页
    2.1 程度-语气副词的鉴定框架第14-16页
    2.2 五个程度-语气副词的意义和用法第16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真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太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多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2.2.4 可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2.5 最第20页
    2.3 共性和差异第20-22页
第三章 程度-语气副词的输出情况考察第22-29页
    3.1 中介语语料中五个程度-语气副词输出情况第22-24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真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太第23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多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3.1.4 最第24页
        3.1.5 可第24页
    3.2 中介语语料统计分析第24-25页
    3.3 本族人语料中五个程度-语气副词的使用情况及统计分析第25-29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母语语料中的使用情况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母语使用频率统计分析第26-29页
第四章 五个程度-语气副词的偏误分析第29-39页
    4.1 偏误类型第29-31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句法-语用偏误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句法-语义偏误第30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兼类偏误第30-31页
    4.2 五个程度-语气副词的具体偏误表现第31-35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真第31-33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太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多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4.2.4 最第35页
        4.2.5 可第35页
    4.3 偏误情况统计分析第35-37页
    4.4 五个程度-语气副词的习得顺序第37-39页
第五章 教学对策和建议第39-44页
    5.1 偏误解释与成因探讨第39-42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语言点规则掌握不全面第39-41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目的语规则泛化第41-42页
    5.2 教学对策和建议第42-44页
第六章 结语第44-46页
参考文献第46-48页
后记第48-49页

论文共49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以英语为母语的留学生介词“对”的习得研究
下一篇:关于外国学生的汉语模糊限制语习得考察及教学对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