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语言、文字论文--汉语论文--汉语教学论文--对外汉语教学论文

关于外国学生的汉语模糊限制语习得考察及教学对策

摘要第5-6页
Abstract第6-7页
第一章 引言第8-11页
    1.1 研究动机第8-9页
    1.2 本文的研究问题第9页
    1.3 本文的研究范围第9页
    1.4 语料来源第9-10页
    1.5 研究方法第10-11页
第二章 模糊限制语研究综述第11-20页
    2.1 模糊限制语研究回顾第11-17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对模糊限制语的认识第11-14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1.1.1 模糊限制语的语义特征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1.1.2 模糊限制语的语用特征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1.1.3 模糊限制语精确话语信息的功能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对模糊限制语的分类研究第14-16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模糊限制语的应用性研究第16-17页
    2.2 模糊限制语与二语习得第17-19页
    2.3 汉语模糊限制语的研究第19-20页
第三章:留学生和母语者使用模糊限制语差异性研究第20-34页
    3.1 留学生和母语者使用模糊限制语差异性调查统计第20-24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调查问题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调查设计第21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统计结果分析第21-24页
    3.2 留学生和母语者使用模糊限制语差异性分析第24-33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留学生使用模糊限制语的特点第24-26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母语者使用模糊限制语的特点第26-31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2.2.1 主观型使用的模糊限制语第27-29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2.2.2 客观型使用的模糊限制语第29-31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留学生和母语者使用汉语模糊限制语差异化的原因分析第31-33页
    3.3 第三章小结第33-34页
第四章 关于留学生模糊限制语的使用偏误分析第34-46页
    4.1 偏误率统计分析第34-37页
    4.2 偏误类型归纳分析第37-45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客观型使用模糊限制语的偏误类型第37-43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2.1.1 遗漏造成的偏误第37-39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2.1.2 误代造成的偏误第39-42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2.1.3 误加造成的偏误第42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2.1.4 错序造成的偏误第42-43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主观型使用模糊限制语的偏误类型第43-44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2.2.1 遗漏造成的偏误第43-44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2.2.2 错序造成的偏误第44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模糊限制语表达不规范造成的偏误第44-45页
    4.3 第四章小结第45-46页
第五章 模糊限制语教学对策研究第46-51页
    5.1 模糊限制语的教学现状分析第46-47页
    5.2 口语教学中的模糊限制语教学第47-51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语块教学第47-49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情境教学,鼓励输出第49-51页
第六章 结语第51-53页
参考文献第53-56页
附录第56-57页
致谢第57-58页

论文共58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程度—语气副词的习得考察
下一篇:任务型教学法在社交平台上的实践--以初级写作课为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