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轻工业、手工业论文--食品工业论文--一般性问题论文--基础科学论文--食品微生物学论文

马尾松针抗菌物质对常见食品腐败细菌抑制作用的研究

摘要第1-7页
Abstract第7-12页
第一章 绪论第12-24页
   ·马尾松资源的研究开发现状第12-17页
     ·马尾松的生物学特征第12页
     ·我国马尾松分布、生产慨况第12-13页
     ·马尾松针的化学成分第13-14页
     ·马尾松针的药用第14-17页
   ·植物提取物抑菌作用研究进展第17-22页
     ·具有抑菌作用的植物第17-19页
     ·植物提取物抑菌活性成分第19-20页
     ·抑菌活性成分在植物体内的分布第20-21页
     ·植物抑菌活性成分的提取、分离与结构鉴定第21页
     ·植物提取物抑菌机理研究第21-22页
     ·植物提取物在食品防腐保鲜中的应用第22页
   ·本论文研究目的和意义第22页
   ·课题研究内容第22-23页
     ·研究马尾松针提取物对食品腐败细菌的抑菌活性第22-23页
     ·研究马尾松针系统溶剂萃取物抑菌活性及化学成分预试第23页
     ·研究马尾松针抑菌活性物质的分离及成分分析第23页
     ·研究马尾松针提取物对三种G~+致病菌细胞活性的影响第23页
   ·独创及新颖之处第23-24页
第二章 马尾松针提取物对食品腐败细菌的抑菌活性研究第24-35页
   ·引言第24页
   ·材料与仪器第24-26页
     ·材料第24页
     ·试剂第24页
     ·供试菌种第24-25页
     ·培养基和菌悬液第25页
     ·仪器与设备第25-26页
   ·试验方法第26-27页
     ·马尾松针不同溶剂提取物的制备第26页
     ·提取物抑菌圈测定第26页
     ·提取物最低抑菌浓度(MIC)测定第26页
     ·提取物最低杀菌浓度(MBC)测定第26页
     ·热处理对乙醇提取物抑菌活性的影响第26-27页
     ·介质pH对乙醇提取物抑菌活性的影响第27页
     ·紫外灯对乙醇提取物抑菌活性的影响第27页
     ·保存时间对乙醇提取物抑菌活性的影响第27页
     ·乙醇提取物与苯甲酸钠、山梨酸钾抑菌能力的比较第27页
   ·数据处理第27页
   ·结果与分析第27-34页
     ·提取物抑菌试验结果第27-28页
     ·提取物对食品腐败细菌的MIC、MBC第28-31页
     ·热处理对提取物抑菌活性的影响第31页
     ·介质pH对提取物抑菌活性的影响第31-32页
     ·紫外光照射对乙醇提取物抑菌活性的影响第32-33页
     ·保存时间对乙醇提取物抑菌活性的影响第33页
     ·提取物与苯甲酸钠、山梨酸钾抑菌活性的比较第33-34页
   ·小结第34-35页
第三章 马尾松针系统溶剂萃取物抑菌活性及化学成分预试验第35-46页
   ·引言第35页
   ·材料与仪器第35-36页
     ·材料第35页
     ·供试菌种第35页
     ·培养基第35页
     ·试剂第35-36页
     ·仪器与设备第36页
     ·菌悬液的制备第36页
   ·试验方法第36-40页
     ·马尾松针乙醇提取物的制备第36页
     ·马尾松针萃取物的制备第36-37页
     ·各萃取物抑菌圈测定第37页
     ·各萃取物最低抑菌浓度(MIC)测定第37-38页
     ·各萃取物最低杀菌浓度(MBC)测定第38页
     ·乙酸乙酯萃取物化学成分预试法第38-39页
     ·乙酸乙酯萃取物黄酮含量测定第39-40页
   ·结果与分析第40-44页
     ·马尾松针系统溶剂萃取物的得率第40页
     ·马尾松针系统溶剂萃取物的抑菌活性第40-41页
     ·马尾松针系统溶剂萃取物对供试菌的MIC第41-42页
     ·马尾松针系统溶剂萃取物对供试菌的MBC第42页
     ·乙酸乙酯萃取物化学成分预试结果第42-43页
     ·乙酸乙酯萃取物黄酮含量测定第43-44页
   ·小结第44-46页
第四章 马尾松针抑菌活性物质的分离及成分分析第46-59页
   ·引言第46页
   ·材料与仪器第46-47页
     ·材料第46页
     ·供试菌种第46页
     ·试剂第46-47页
     ·仪器与设备第47页
   ·试验方法第47-50页
     ·乙酸乙酯萃取物的制备第47页
     ·薄层层析板的制备第47页
     ·展开剂的选择第47-48页
     ·点样第48页
     ·展开、显色第48-49页
     ·刮板、分离、纯度检测第49页
     ·迁移率R_f值计算第49页
     ·分离的物质抑菌效果测定第49页
     ·抑菌物质的结构鉴定第49-50页
   ·结果与分析第50-54页
     ·单溶剂薄层展开结果第50页
     ·二元溶剂薄层展开结果第50-51页
     ·二元溶剂比例选择第51页
     ·冰乙酸比例的选择第51-52页
     ·验证试验第52-53页
     ·物质纯度检测第53页
     ·抑菌活性第53-54页
     ·分离物质的波谱数据及解析结果第54页
   ·讨论第54-59页
第五章 马尾松针提取物对三种G~+致病菌细胞活性的影响第59-73页
   ·引言第59页
   ·材料与仪器第59-60页
     ·材料第59页
     ·供试菌种第59页
     ·仪器与试剂第59-60页
     ·培养基第60页
   ·试验方法第60-61页
     ·马尾松针提取物的制备第60页
     ·提取物对G~+菌的抑菌响应时间与抑菌率测定第60页
     ·提取物对G~+菌抑制特性的测定第60页
     ·菌液电导率的测定第60-61页
     ·菌液可溶性糖的测定第61页
     ·菌体磷代谢的测定第61页
     ·菌液溶氧量的测定第61页
   ·数据处理第61页
   ·结果与分析第61-72页
     ·提取物对G~+菌的抑菌活性第61-62页
     ·提取物对G~+菌的抑菌特性第62-64页
     ·提取物对菌液电导率的影响第64-66页
     ·提取物对菌液中可溶性糖的影响第66-68页
     ·提取物对细菌磷代谢的影响第68-70页
     ·提取物对供试菌呼吸代谢的影响第70-72页
   ·讨论第72-73页
结论第73-75页
参考文献第75-82页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82-84页
致谢第84-85页
附件第85页

论文共85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食品加工设备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被膜研究
下一篇:调配型南五味子保健酒的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