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1-4页 |
Abstract | 第4-5页 |
目录 | 第5-7页 |
1. 绪论 | 第7-16页 |
·研究背景 | 第7页 |
·研究目的和意义 | 第7-8页 |
·研究目的 | 第7-8页 |
·研究意义 | 第8页 |
·相关研究综述 | 第8-12页 |
·汉语能愿动词本体研究 | 第8-10页 |
·结合对外汉语教学的能愿动词研究: | 第10-12页 |
·概念界定 | 第12-13页 |
·汉语能愿动词界定 | 第12-13页 |
·初、中、高级留学生汉语水平划分标准 | 第13页 |
·理论基础概述 | 第13-16页 |
·主观性和主观化 | 第13-14页 |
·对比分析假说 | 第14页 |
·内在大纲和习得顺序理论 | 第14-16页 |
2. 研究设计 | 第16-18页 |
·研究对象 | 第16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16页 |
·调查工具 | 第16-17页 |
·语料来源和样本量 | 第17-18页 |
3. 汉语能愿动词义项分析及对比 | 第18-20页 |
·汉语能愿动词的语法特点 | 第18页 |
·汉语能愿动词的情态意义 | 第18-20页 |
4. 中亚留学生相同语义能愿动词的习得顺序倾向性研究 | 第20-30页 |
·调查准备 | 第20页 |
·“能力”义能愿动词的习得顺序倾向性 | 第20-22页 |
·“能力”义能愿动词的辨析 | 第20-21页 |
·“能力”义能愿动词习得顺序倾向性分析 | 第21-22页 |
·“意愿”义能愿动词的习得顺序倾向性 | 第22-23页 |
·“意愿”义能愿动词辨析 | 第22页 |
·“意愿”义能愿动词习得顺序倾向性分析 | 第22-23页 |
·“客观可能”义能愿动词习得顺序倾向性 | 第23-24页 |
·“客观可能”义能愿动词辨析 | 第23-24页 |
·“客观可能”义能愿动词习得顺序倾向性分析 | 第24页 |
·“许可”义能愿动词习得顺序倾向性 | 第24-25页 |
·“许可”义能愿动词辨析 | 第24-25页 |
·“许可”义能愿动词习得顺序倾向性分析 | 第25页 |
·“义务”义能愿动词习得顺序倾向性 | 第25-27页 |
·“义务”义能愿动词辨析 | 第25-26页 |
·“义务”义能愿动词习得顺序倾向性分析 | 第26-27页 |
·“推测”义的能愿动词的习得顺序倾向性 | 第27-30页 |
·“推测”义的能愿动词辨析 | 第27页 |
·“推测”义的能愿动词的习得顺序倾向性分析 | 第27-30页 |
5. 中亚留学生能愿动词情态义项习得顺序倾向性研究 | 第30-41页 |
·可能类能愿动词情态义项的习得顺序倾向性--以“能”为例 | 第30-33页 |
·“能”的使用情况统计分析 | 第30-31页 |
·“能”的部分语料 | 第31页 |
·“能”的习得顺序倾向性 | 第31页 |
·留学生能愿动词“能”的习得顺序倾向性分析 | 第31-33页 |
·意愿类能愿动词情态义项的习得顺序倾向性----以“要”为例 | 第33-38页 |
·“要”的使用情况统计分析 | 第34-35页 |
·“要”的部分语料 | 第35页 |
·“要”的习得顺序倾向性 | 第35页 |
·影响中亚留学生能愿动词“要”的习得顺序因素研究 | 第35-38页 |
·必要类能愿动词情态义项的习得顺序倾向性----以“应该”为例 | 第38-41页 |
·“应该”的使用情况统计分析 | 第39页 |
·“应该”的部分语料 | 第39页 |
·“应该”的习得顺序 | 第39-40页 |
·影响中亚留学生能愿动词“应该”的习得顺序因素研究 | 第40-41页 |
6. 汉语能愿动词的教学对策及建议 | 第41-42页 |
7. 结论 | 第42-44页 |
附录 | 第44-48页 |
附录一 | 第44-47页 |
附录二 | 第47-4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8-52页 |
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| 第52-53页 |
后记 | 第5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