致谢 | 第7-8页 |
摘要 | 第8-10页 |
abstract | 第10-11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6-25页 |
1.1 硒(Selenium,Se) | 第16-18页 |
1.2 模式植物拟南芥 | 第18页 |
1.3 植物体内硒的吸收、积累和代谢 | 第18-20页 |
1.3.1 硒的吸收 | 第18-19页 |
1.3.2 硒的积累 | 第19页 |
1.3.3 硒的代谢 | 第19-20页 |
1.4 植物中硒的毒性 | 第20-21页 |
1.4.1 畸形硒蛋白 | 第20-21页 |
1.4.2 氧化胁迫 | 第21页 |
1.5 硒的植物修复和生物强化 | 第21-23页 |
1.6 WRKY转录因子 | 第23-24页 |
1.7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| 第24-25页 |
第二章 材料和方法 | 第25-37页 |
2.1 实验材料 | 第25页 |
2.1.1 植物材料 | 第25页 |
2.1.2 菌体和质粒载体 | 第25页 |
2.2 主要试剂 | 第25-29页 |
2.2.1 常用分子生物学试剂盒 | 第25页 |
2.2.2 常用酶类 | 第25页 |
2.2.3 常用生化试剂 | 第25页 |
2.2.4 常用溶液与试剂配制 | 第25-28页 |
2.2.5 其他试剂配制方法 | 第28-29页 |
2.3 主要仪器设备 | 第29页 |
2.4 实验方法 | 第29-36页 |
2.4.1 灭菌和消毒 | 第29-30页 |
2.4.2 拟南芥培养 | 第30-31页 |
2.4.3 大肠杆菌感受态制备与转化 | 第31页 |
2.4.4 CTAB法提取基因组DNA | 第31-32页 |
2.4.5 农杆菌感受态制备及转化 | 第32页 |
2.4.6 琼脂糖凝胶电泳 | 第32-33页 |
2.4.7 PCR反应体系及程序 | 第33页 |
2.4.8 转基因植株筛选鉴定 | 第33-34页 |
2.4.9 Trizol法提取总RNA | 第34页 |
2.4.10 逆转录合成cDNA | 第34-35页 |
2.4.11 实时荧光定量PCR | 第35页 |
2.4.12 硒含量测定方法 | 第35-36页 |
2.4.13 拟南芥DAB组织染色定位 | 第36页 |
2.5 实验所需引物 | 第36-37页 |
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| 第37-54页 |
3.1 拟南芥WRKY47基因表达模式与结构分析 | 第37-39页 |
3.1.1 拟南芥WRKY47基因组织特异性表达 | 第37页 |
3.1.2 拟南芥WRKY47基因硒诱导表达 | 第37-38页 |
3.1.3 WRKY47基因与其他物种中相似基因的同源性分析 | 第38页 |
3.1.4 WRKY47基因与其他物种氨基酸序列比对 | 第38-39页 |
3.2 wrky47突变体鉴定 | 第39-41页 |
3.2.1 拟南芥wrky47突变体鉴定 | 第39-40页 |
3.2.2 突变体中WRKY47基因转录水平 | 第40-41页 |
3.3 拟南芥wrky47突变体的表型分析 | 第41-43页 |
3.3.1 拟南芥wrky47突变体发育表型 | 第41页 |
3.3.2 拟南芥wrky47突变体在外源硒胁迫下的表型 | 第41-42页 |
3.3.3 拟南芥wrky47突变体对H2O2的表型分析 | 第42-43页 |
3.4 拟南芥WRKY47过表达材料构建、筛选及抗性分离 | 第43-48页 |
3.4.1 拟南芥WRKY47基因克隆 | 第43-44页 |
3.4.2 过表达载体构建 | 第44-46页 |
3.4.3 拟南芥WRKY47过表达植株构建、筛选及鉴定 | 第46-47页 |
3.4.4 利用抗性筛选WRKY47过表达植株纯合体 | 第47-48页 |
3.5 WRKY47基因编码蛋白的亚细胞定位 | 第48-50页 |
3.5.1 35S-WRKY47-GFP载体的构建 | 第48-49页 |
3.5.2 农杆菌侵染小叶烟草的瞬时表达 | 第49-50页 |
3.6 WRKY47基因在硒胁迫响应调控中的作用机制研究 | 第50-52页 |
3.6.1 Se含量分析 | 第50-51页 |
3.6.2 Na2SeO3胁迫下相关基因表达分析 | 第51-52页 |
3.7 DAB组织化学染色检测H2O2积累 | 第52-54页 |
第四章 讨论与展望 | 第54-5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6-67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| 第67-6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