致谢 | 第7-8页 |
摘要 | 第8-9页 |
abstract | 第9-10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6-26页 |
1.1 芋头淀粉 | 第16页 |
1.2 淀粉纳米颗粒的简介 | 第16页 |
1.3 淀粉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 | 第16-18页 |
1.3.1 酸解法 | 第16-17页 |
1.3.2 机械法 | 第17页 |
1.3.3 沉淀法 | 第17页 |
1.3.4 细乳液法 | 第17-18页 |
1.3.5 微乳液法 | 第18页 |
1.3.6 酶解回生法 | 第18页 |
1.4 淀粉纳米颗粒的应用 | 第18-19页 |
1.5 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 | 第19-22页 |
1.5.1 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的简介 | 第19-20页 |
1.5.2 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的制备工艺与原理 | 第20-21页 |
1.5.3 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的性质及应用 | 第21页 |
1.5.4 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的研究现状 | 第21-22页 |
1.6 Pickering乳液的研究进展 | 第22-23页 |
1.7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及主要研究内容 | 第23-26页 |
1.7.1 研究的目的意义 | 第23-24页 |
1.7.2 研究的主要内容 | 第24-25页 |
1.7.3 技术框架线路图 | 第25-26页 |
第二章 芋头淀粉纳米颗粒的制备工艺及性质研究 | 第26-40页 |
2.1 材料与方法 | 第26-29页 |
2.1.1 材料与试剂 | 第26页 |
2.1.2 仪器与设备 | 第26-27页 |
2.1.3 芋头淀粉的提取 | 第27页 |
2.1.4 芋头淀粉纳米颗粒的制备 | 第27页 |
2.1.5 单因素试验方法 | 第27-28页 |
2.1.6 响应面试验设计方法 | 第28页 |
2.1.7 理化性质检测方法 | 第28-29页 |
2.2 结果与分析 | 第29-38页 |
2.2.1 影响芋头淀粉纳米颗粒粒径的因素 | 第29-31页 |
2.2.2 响应面试验结果分析 | 第31-35页 |
2.2.3 粒径分析 | 第35-36页 |
2.2.4 热特性分析 | 第36页 |
2.2.5 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 | 第36-37页 |
2.2.6 X射线衍射分析 | 第37-38页 |
2.2.7 扫描电镜分析 | 第38页 |
2.3 本章小结 | 第38-40页 |
第三章 芋头淀粉纳米颗粒的酯化工艺及性质研究 | 第40-53页 |
3.1 材料与方法 | 第40-43页 |
3.1.1 材料与试剂 | 第40页 |
3.1.2 仪器与设备 | 第40-41页 |
3.1.3 酯化改性芋头淀粉纳米颗粒的制备 | 第41页 |
3.1.4 取代度的测定 | 第41页 |
3.1.5 单因素试验方法 | 第41-42页 |
3.1.6 响应面试验设计方法 | 第42页 |
3.1.7 粒径检测 | 第42页 |
3.1.8 傅里叶红外吸收光谱分析 | 第42页 |
3.1.9 X射线衍射分析 | 第42-43页 |
3.2 结果与分析 | 第43-51页 |
3.2.1 影响酯化反应的因素 | 第43-46页 |
3.2.2 酯化改性芋头淀粉纳米颗粒制备工艺的优化 | 第46-49页 |
3.2.3 粒径分析 | 第49-50页 |
3.2.4 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 | 第50-51页 |
3.2.5 XRD分析 | 第51页 |
3.3 本章小结 | 第51-53页 |
第四章 酯化改性芋头淀粉纳米颗粒稳定的pickering乳液 | 第53-60页 |
4.1 材料与方法 | 第53-54页 |
4.1.1 材料与试剂 | 第53页 |
4.1.2 仪器与设备 | 第53页 |
4.1.3 Pickering乳液的制备 | 第53页 |
4.1.4 乳液粒径检测 | 第53-54页 |
4.1.5 水分散性试验 | 第54页 |
4.1.6 乳液微观结构观察 | 第54页 |
4.1.7 乳液流变学特性 | 第54页 |
4.1.8 乳化稳定性和乳化活性测定 | 第54页 |
4.2 结果与分析 | 第54-58页 |
4.2.1 乳液粒径检测 | 第54-55页 |
4.2.2 水分散性检测 | 第55-56页 |
4.2.3 乳液微观结构分析 | 第56-57页 |
4.2.4 乳液流变学特性 | 第57-58页 |
4.2.5 乳液稳定性和乳化活性测定 | 第58页 |
4.3 本章小结 | 第58-60页 |
第五章 酯化改性芋头淀粉纳米颗粒在润肤霜中的应用 | 第60-70页 |
5.1 材料与方法 | 第60-64页 |
5.1.1 材料与试剂 | 第60页 |
5.1.2 仪器与设备 | 第60-61页 |
5.1.3 润肤霜的制备 | 第61页 |
5.1.4 酯化改性芋头淀粉纳米颗粒对润肤霜性状的影响 | 第61页 |
5.1.5 香精对润肤霜性状的影响 | 第61页 |
5.1.6 润肤霜制备工艺优化 | 第61-62页 |
5.1.7 检测指标与方法 | 第62-63页 |
5.1.8 润肤霜综合性能评价 | 第63-64页 |
5.2 结果与分析 | 第64-69页 |
5.2.1 酯化改性芋头淀粉纳米颗粒对润肤霜性状的影响 | 第64-65页 |
5.2.2 香精对润肤霜性状的影响 | 第65页 |
5.2.3 润肤霜制备工艺的优化 | 第65-68页 |
5.2.4 润肤霜综合性能检测 | 第68-69页 |
5.3 本章小结 | 第69-70页 |
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70-72页 |
6.1 结论 | 第70-71页 |
6.2 展望 | 第71-7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2-79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| 第79-8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