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7-14页 |
1.1 选题来源及意义 | 第7-8页 |
1.1.1 选题的来源 | 第7页 |
1.1.2 选题的意义 | 第7-8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综述 | 第8-12页 |
1.2.1“经过”和“通过”的词性 | 第8-9页 |
1.2.2“经过”和“通过”的异同点 | 第9-11页 |
1.2.3 关于留学生“经过”“通过”的偏误分析 | 第11-12页 |
1.3 语料来源 | 第12页 |
1.4 研究过程和方法 | 第12-14页 |
第二章“经过”“通过”的偏误分析 | 第14-25页 |
2.1 语料说明及语料统计 | 第14-15页 |
2.2“经过”的偏误分析 | 第15-19页 |
2.2.1 语义偏误 | 第15-17页 |
2.2.2 句法偏误 | 第17-19页 |
2.3“通过”的偏误分析 | 第19-23页 |
2.3.1 语义偏误 | 第19-21页 |
2.3.2 句法偏误 | 第21-23页 |
2.4 小结 | 第23-25页 |
第三章 不同教材中对“经过”“通过”的处理及存在的问题 | 第25-30页 |
3.1《汉语水平步步高》中对“经过”“通过”的教学设计 | 第25-26页 |
3.1.1 语法点的设计 | 第25页 |
3.1.2 两者的对比 | 第25-26页 |
3.1.3 练习的设计 | 第26页 |
3.1.4 存在的主要问题 | 第26页 |
3.2《汉语新天地 1》中对“经过”“通过”的教学设计 | 第26-28页 |
3.2.1 语法点的设计 | 第27页 |
3.2.2 两者的对比 | 第27页 |
3.2.3 练习的设计 | 第27页 |
3.2.4 存在的主要问题 | 第27-28页 |
3.3《目标汉语·提高篇》中对“经过”“通过”的教学设计 | 第28-30页 |
3.3.1 语言点的设计 | 第28页 |
3.3.2 两者的对比 | 第28-29页 |
3.3.3 练习的设计 | 第29页 |
3.3.4 存在的主要问题 | 第29-30页 |
第四章 偏误原因分析及教学建议 | 第30-38页 |
4.1 偏误因分析 | 第30-34页 |
4.1.1 母语负迁移 | 第30页 |
4.1.2 目的语规则泛化 | 第30-31页 |
4.1.3 学习者学习策略的影响 | 第31-32页 |
4.1.4 语言环境的影响 | 第32页 |
4.1.5 教材处理的问题 | 第32-33页 |
4.1.6 教师及课堂环境的影响 | 第33-34页 |
4.2 教学建议 | 第34-38页 |
4.2.1 教材的编写和选用 | 第34页 |
4.2.2 引导学生使用正确的学习策略 | 第34-35页 |
4.2.3 运用词汇教学理论指导教学 | 第35-36页 |
4.2.4 加强“经过”“通过”本体和偏误以及教学方法论的研究 | 第36页 |
4.2.5 利用偏误分析进行针对性教学 | 第36-38页 |
第五章 结语 | 第38-39页 |
致谢 | 第39-4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0-4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