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轻工业、手工业论文--食品工业论文--粮食加工工业论文--豆类制食品论文--大豆制食品论文

低场核磁共振研究大豆和豆腐中的水分分布

摘要第11-13页
ABSTRACT第13-14页
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5-33页
    1 低场核磁共振(LF-NMR)第15-20页
        1.1 核磁共振的历史第15页
        1.2 核磁共振的原理第15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3 纵向和横向弛豫时间第18-20页
    2 低场核磁共振在食品中的运用第20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1 在肉类中的运用第20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2 在其他食品体系中的运用第22-23页
    3 大豆及豆腐的加工现状第23-27页
        3.1 大豆加工研究现状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3.2 豆腐加工研究现状第24-27页
    4 本文研究概述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4.1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27页
        4.2 主要研究内容第27-28页
    参考文献第28-33页
第二章 大豆浸泡和热烫过程中水分分布的变化第33-45页
    1 材料和方法第33-35页
        1.1 实验材料第33页
        1.2 主要实验仪器设备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1.3 实验方法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3.1 大豆浸泡第34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3.2 大豆热烫第34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3.3 大豆的核磁共振成像第34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3.4 大豆的T_2弛豫时间测量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3.5 数据处理第35页
    2 结果分析第35-42页
        2.1 大豆浸泡中弛豫时间和成像分析第35-39页
        2.2 大豆热烫中弛豫时间和成像分析第39-42页
    3 本章小结第42-43页
    参考文献第43-45页
第三章 不同豆腐的水分分布及T_2弛豫测量快速测定豆腐持水力第45-63页
    1 材料和方法第45-48页
        1.1 实验材料第45页
        1.2 主要实验仪器设备第45-46页
        1.3 实验方法第46-48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3.1 豆浆的制作第46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3.2 豆腐的制作第46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3.3 豆腐真空冷冻干燥第46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3.4 持水力第46-47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3.5 低场核磁共振第47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3.6 数据处理第47-48页
    2 结果分析第48-60页
        2.1 豆腐的水分分布第48-53页
        2.2 豆腐持水力和T_2弛豫时间的关系第53-60页
    3 本章小结第60-61页
    参考文献第61-63页
第四章 豆腐水分动态学及生豆浆高压预均质处理对豆腐水分分布的影响第63-79页
    1 材料和方法第63-66页
        1.1 实验材料第63-64页
        1.2 主要实验仪器设备第64页
        1.3 实验方法第64-66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3.1 豆浆的制作和高压预处理第64-65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3.2 豆腐的制作第65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3.3 低场核磁共振第65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3.4 扫描电镜第65-66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3.5 持水力第66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3.6 豆浆粒径分布分析第66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3.7 数据处理第66页
    2 结果分析第66-75页
        2.1 豆腐水分分布动态学第66-72页
        2.2 豆浆粒径和豆腐持水力第72-74页
        2.3 LF-NMR数据与持水力、粒径参数的关系第74-75页
    3 本章小结第75-76页
    参考文献第76-79页
全文结论第79-81页
论文创新点第81-83页
致谢第83-87页
攻读硕士学位发表文章情况第87页

论文共87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马克斯克鲁维Y51-6发酵稀奶油制备利口酒的研究
下一篇:高产bacillomycin菌株选育及其大米防霉变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