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页 |
1. 绪论 | 第9-15页 |
1.1 研究目的和意义 | 第9-11页 |
1.1.1 研究目的 | 第9页 |
1.1.2 研究意义 | 第9-11页 |
1.2 研究方法和思路 | 第11页 |
1.2.1 研究方法 | 第11页 |
1.2.2 研究思路 | 第11页 |
1.3 文献综述 | 第11-15页 |
1.3.1 国外文献综述 | 第11-12页 |
1.3.2 国内文献综述 | 第12-15页 |
2. 非言语行为的分类及其在汉语课堂中的意义 | 第15-18页 |
2.1 非言语行为的定义 | 第15页 |
2.2 非言语行为的分类 | 第15-16页 |
2.3 非言语行为在汉语课堂中的意义 | 第16-18页 |
3. 课堂非言语行为观察记录 | 第18-24页 |
3.1 观察对象和方法 | 第18页 |
3.2 课堂观察记录 | 第18-23页 |
3.2.1 教师非言语行为观察记录 | 第18-22页 |
3.2.2 学生非言语行为观察记录 | 第22-23页 |
3.3 观察记录小结 | 第23-24页 |
4. 师生对于课堂非言语行为接受程度的调查与分析 | 第24-48页 |
4.1 调查目的及对象 | 第24页 |
4.2 调查方法及准备工作 | 第24页 |
4.3 问卷调查结果的呈现与分析 | 第24-44页 |
4.3.1 学生对于教师课堂非言语行为接受程度的统计与分析 | 第24-32页 |
4.3.2 教师对于学生课堂非言语行为接受程度的统计与分析 | 第32-37页 |
4.3.3 问卷调查结果讨论 | 第37-44页 |
4.4 深入访谈信息的整理与分析 | 第44-48页 |
4.4.1 教师对于本人课堂非言语行为的态度 | 第44-46页 |
4.4.2 学生对于本人课堂非言语行为的态度 | 第46-47页 |
4.4.3 访谈结果小结 | 第47-48页 |
5. 课堂非言语行为对师生亲疏关系影响的综合分析及教学建议 | 第48-52页 |
5.1 教师课堂非言语行为表达的情感含义 | 第48-49页 |
5.2 学生课堂非言语行为反馈的情感含义 | 第49-50页 |
5.3 课堂非言语行为功效最大化的教学建议 | 第50-52页 |
结语 | 第52-5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3-55页 |
附录 | 第55-61页 |
附录一: 学生问卷 | 第55-59页 |
附录二: 教师问卷 | 第59-60页 |
附录三: 教师访谈提纲 | 第60页 |
附录四: 学生访谈提纲 | 第60-61页 |
致谢 | 第6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