汉语动作动词数理语义特征分析及教学方法
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页 |
绪论 | 第8-12页 |
一、研究目的和意义 | 第8页 |
二、研究方法 | 第8页 |
三、语料来源 | 第8页 |
四、文献综述 | 第8-12页 |
第一章 汉语动作动词的语义结构 | 第12-17页 |
第一节 词义的范畴性和结构性 | 第12-14页 |
一、词义的范畴性 | 第12-13页 |
二、词义的结构性 | 第13-14页 |
第二节 汉语动作动词的语义结构 | 第14-17页 |
一、语义结构的含义 | 第14-15页 |
二、动作动词词义结构的构建 | 第15-17页 |
第二章 动作动词的数理语义特征 | 第17-24页 |
第一节 汉语动作动词的运动范畴的语义特征 | 第17-19页 |
一、位移 | 第17-18页 |
二、作用 | 第18-19页 |
第二节 动作动词的空间范畴的语义特征 | 第19-20页 |
第三节 动作动词的数量范畴的语义特征 | 第20-21页 |
第四节 动作动词的方式范畴的语义特征 | 第21-24页 |
第三章 动作动词对相关搭配语法成分的选择限制 | 第24-30页 |
第一节 数量语义特征的选择限制 | 第24-25页 |
第二节 空间语义特征的选择限制 | 第25-26页 |
第三节 方式语义特征的选择限制 | 第26-30页 |
第四章 关于动作动词的教学建议 | 第30-34页 |
第一节 在初级阶段的教学方法 | 第30-31页 |
第二节 在中级阶段的教学方法 | 第31-32页 |
第三节 在高级阶段的教学方法 | 第32-34页 |
第五章 动作动词的教学设计 | 第34-37页 |
结语 | 第37-3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8-40页 |
附录动作动词的语料收集 | 第40-42页 |
后记 | 第4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