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语言、文字论文--汉语论文--汉语教学论文--对外汉语教学论文--教学法、教学工作论文

《发展汉语》高级综合教材中的联合型复合词对外汉语教学研究

摘要第4-5页
Abstract第5-6页
绪论第10-17页
    第一节 研究对象的界定第10页
    第二节 选题依据与意义第10-11页
    第三节 文献综述第11-15页
    第四节 语料来源与研究方法第15-17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语料来源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研究方法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(一) 定性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第16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(二) 理论与实践研究相结合第16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(三) 示例与系统分析相结合第16-17页
第一章 联合型复合词的类型分析第17-23页
    第一节 联合型复合词的分类第17-21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按照联合型复合词语素义之间的关系分类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(一) 语素与语素之间为同义关系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(二) 语素与语素之间为类义关系第18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(三) 语素与语素之间为反义关系第18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(四) 语素与语素之间为序义关系第18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按照联合型复合词语素义与词义间的关系分类第18-21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(一) 语素互解加合表义第19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(二) 语素融合引申表义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(三) 语素脱落偏指表义第20-21页
    第二节 联合型复合词的内在文化观念第21-23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注重对称观念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注重等级观念第22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注重委婉观念第22-23页
第二章 联合型复合词的分布与分类统计说明第23-27页
    第一节 联合型复合词的分布统计说明第23-25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联合型复合词在《词汇等级大纲》中的分布统计说明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联合型复合词在《发展汉语》高级综合教材中的分布统计说明第24-25页
    第二节 联合型复合词的分类统计说明第25-27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联合型复合词在《词汇等级大纲》中的分类统计说明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联合型复合词在《发展汉语》高级综合教材中的分类统计说明第26-27页
第三章 关于联合型复合词学习情况的调查与分析第27-33页
    第一节 调查问卷的设计、目的与意义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调查设计第27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(一) 调查对象第27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(二) 问卷设计与收集第27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调查目的与意义第27-28页
    第二节 调查问卷分析第28-31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自主学习时存在的问题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对词义理解能力的考查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当前课堂教学实施情况第30-31页
    第三节 调查结论与建议第31-33页
第四章 联合型复合词的教学策略第33-45页
    第一节 教学重点第33页
    第二节 教学策略第33-40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语素教学第34-36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(一) 语素互解情况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(二) 语素加合情况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同义类聚教学第36-38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(一) 语素互解情况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(二) 语素加合情况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近义辨析教学第38-40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(一) 语义情况比较第38-39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(二) 语法情况比较第39-40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(三) 语用情况比较第40页
    第三节 以《跨越时空的相见》为例的联合型复合词课堂教学设计第40-45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教学内容第40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教学重点第40-41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教学方法第41页
        四、教学过程第41-44页
        五、教学反思第44-45页
结语第45-46页
参考文献第46-48页
附录A 《词汇等级大纲》与《发展汉语》(高级综合Ⅰ、Ⅱ,第二版)中收录的相关联合型复合词第48-59页
附录B 调查问卷第59-61页
致谢第61-62页
个人简历第62页

论文共62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英汉EAT/“吃”行为事件框架元素及形式表征的认知研究
下一篇:基于语义地图的汉语副词“可”的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