哈萨克斯坦学生使用汉语动作动词的偏误分析--以哈萨克斯坦阿布赉汗国际关系与世界语言大学为例
| 摘要 | 第2-3页 |
| Abstract | 第3页 |
| 引言 | 第6-11页 |
| (一)选题目的与意义 | 第6-7页 |
| (二)研究现状 | 第7-9页 |
| (三)研究对象及内容 | 第9页 |
| (四)研究角度与思路 | 第9-11页 |
| 一、汉语动作动词及其动作意义 | 第11-14页 |
| (一)汉语动作动词概述 | 第11页 |
| (二)汉语动作动词动作性阐述 | 第11-13页 |
| (三)汉俄动作动词对比 | 第13-14页 |
| 二、汉语动作动词偏误情况调查与分析 | 第14-18页 |
| (一)调查说明 | 第14页 |
| (二)调查分析 | 第14-18页 |
| 三、哈萨克斯坦学生使用汉语动作动词偏误分析 | 第18-24页 |
| (一)偏误分析概述 | 第18页 |
| (二)哈萨克斯坦学生使用单音节动作动词的偏误分析 | 第18-21页 |
| (三)哈萨克斯坦学生使用双音节动作动词的偏误分析 | 第21-24页 |
| 四、汉语动作动词偏误原因探讨 | 第24-26页 |
| (一)母语的负迁移与目的语泛化 | 第24页 |
| (二)汉语动作动词自身属性的影响 | 第24-25页 |
| (三)学习者自身的影响 | 第25-26页 |
| 五、汉语动作动词的教学实践 | 第26-28页 |
| 六、汉语动作动词教学建议 | 第28-34页 |
| (一)针对学生自身的建议 | 第28-29页 |
| (二)针对教师方面的建议 | 第29-31页 |
| (三)针对教材方面的建议 | 第31-34页 |
| 七、结语 | 第34-35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35-37页 |
| 附录一 | 第37-39页 |
| 附录二 | 第39-40页 |
| 附录三 | 第40-43页 |
| 致谢 | 第43-4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