符号和缩略词说明 | 第1-8页 |
中文摘要 | 第8-10页 |
Abstract | 第10-12页 |
1 前言 | 第12-22页 |
·食品中丙烯酰胺研究现状 | 第12-19页 |
·丙烯酰胺基本性质 | 第12页 |
·丙烯酰胺的用途及来源 | 第12-13页 |
·丙烯酰胺的毒性 | 第13-14页 |
·神经毒性 | 第13页 |
·遗传毒性 | 第13页 |
·生殖毒性 | 第13-14页 |
·致癌性 | 第14页 |
·对免疫系统的危害 | 第14页 |
·食品中丙烯酰胺的形成机理 | 第14-16页 |
·天冬酰胺途径 | 第15-16页 |
·丙烯醛途径 | 第16页 |
·研究丙烯酰胺的模拟体系 | 第16页 |
·食品中丙烯酰胺的抑制 | 第16-18页 |
·减少还原糖和天冬酰胺含量 | 第16-17页 |
·添加抑制剂 | 第17-18页 |
·食品中丙烯酰胺抑制的动力学研究 | 第18-19页 |
·紫麦麸皮主要功能成分介绍 | 第19-21页 |
·彩色小麦营养品质 | 第19-20页 |
·花色苷的研究 | 第20-21页 |
·花色苷的结构和性质 | 第20页 |
·花色苷的提取、分离和纯化 | 第20-21页 |
·论文研究内容 | 第21-22页 |
2 材料与方法 | 第22-28页 |
·实验材料 | 第22-23页 |
·主要材料 | 第22页 |
·主要试剂 | 第22页 |
·主要仪器 | 第22-23页 |
·紫麦麸皮提取物对丙烯酰胺抑制的量效关系研究 | 第23-24页 |
·紫麦麸皮提取物的提取 | 第23页 |
·紫麦麸皮提取物中酸的去除 | 第23页 |
·紫麦麸皮提取物抑制丙烯酰胺的量效关系研究 | 第23页 |
·花色苷抑制丙烯酰胺的量效关系研究 | 第23-24页 |
·模拟体系中丙烯酰胺含量的测定 | 第24页 |
·紫麦麸皮提取物抑制丙烯酰胺的作用机理研究 | 第24-26页 |
·模拟体系的准备 | 第24页 |
·模拟体系中葡萄糖和果糖含量的测定 | 第24页 |
·模拟体系中天冬酰胺含量的测定 | 第24-25页 |
·模拟体系中类黑精含量的测定 | 第25页 |
·动力学曲线的建立 | 第25-26页 |
·紫麦麸皮提取物对薯条中丙烯酰胺抑制作用的研究 | 第26-28页 |
·样品制备 | 第26页 |
·油炸薯条的感官评定 | 第26页 |
·薯条中丙烯酰胺含量的测定 | 第26-28页 |
3 结果与分析 | 第28-44页 |
·紫麦麸皮提取物对丙烯酰胺抑制的量效关系 | 第28-29页 |
·花色苷抑制丙烯酰胺的量效关系研究 | 第29-33页 |
·单一花色苷抑制丙烯酰胺的量效关系研究 | 第29-32页 |
·飞燕草素3葡萄糖苷对丙烯酰胺的抑制作用 | 第29-30页 |
·矢车菊素3葡萄糖苷对丙烯酰胺的抑制作用 | 第30页 |
·牵牛素3葡萄糖苷对丙烯酰胺的抑制作用 | 第30-31页 |
·芍药素3葡萄糖苷对丙烯酰胺的抑制作用 | 第31页 |
·锦葵色素3葡萄糖苷对丙烯酰胺的抑制作用 | 第31-32页 |
·混合花色苷抑制丙烯酰胺的量效关系研究 | 第32-33页 |
·花色苷抑制丙烯酰胺的构效关系初探 | 第33-36页 |
·紫麦麸皮提取物抑制丙烯酰胺的作用机理研究 | 第36-41页 |
·葡萄糖、天冬酰胺、果糖、类黑精和丙烯酰胺机理动力学曲线的绘制 | 第36-38页 |
·多响应动力学模型中动力学参数的计算以及抑制位点的探讨 | 第38-41页 |
·紫麦麸皮提取物对油炸薯条中丙烯酰胺的抑制作用 | 第41-44页 |
4 讨论 | 第44-46页 |
·天冬酰胺/葡萄糖低湿模型中花色苷抑制丙烯酰胺的量效关系研究 | 第44页 |
·本课题所选用的抑制剂与传统抑制剂的比较 | 第44页 |
·可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| 第44-46页 |
5 结论 | 第46-47页 |
·紫麦麸皮提取物和主要花色苷对天冬酰胺/葡萄糖低湿模型中丙烯酰胺抑制作用的研究 | 第46页 |
·花色苷抑制丙烯酰胺的构效关系初探 | 第46页 |
·麦麸皮提取物抑制丙烯酰胺的作用机理研究 | 第46页 |
·紫麦麸皮提取物对油炸薯条中丙烯酰胺的抑制作用 | 第46-4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7-53页 |
致谢 | 第53-54页 |
攻读硕士期间的研究成果 | 第5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