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4页 |
Abstract | 第4-8页 |
1 绪论 | 第8-14页 |
·植物甾烷醇和植物甾烷醇酯概述 | 第8-10页 |
·基本性质 | 第8页 |
·生理功能 | 第8-9页 |
·应用现状和改性的必要性 | 第9-10页 |
·植物甾烷醇的酯化改性 | 第10-12页 |
·脂肪酸 | 第10-11页 |
·木糖醇 | 第11页 |
·柠檬酸 | 第11页 |
·离子液体在酯化反应中的应用 | 第11-12页 |
·立题背景和意义 | 第12页 |
·研究内容 | 第12-14页 |
2 实验材料与方法 | 第14-18页 |
·实验材料与设备 | 第14页 |
·主要材料与试剂 | 第14页 |
·主要实验设备 | 第14页 |
·实验方法 | 第14-18页 |
·植物甾烷醇的合成 | 第14页 |
·离子液体的制备 | 第14-15页 |
·柠檬酸植物甾烷醇酯的合成 | 第15页 |
·离子液体的回收及重复使用 | 第15-16页 |
·吡啶红外光谱探针法测定离子液体的酸性 | 第16页 |
·NMR 测定离子液体的酸性 | 第16页 |
·不饱和脂肪酸植物甾烷醇酯的合成 | 第16页 |
·两步法合成琥珀酸植物甾烷醇木糖醇二酯 | 第16页 |
·植物甾烷醇酯化过程中过氧化值的测定 | 第16页 |
·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| 第16-17页 |
·植物甾烷醇酯的分离 | 第17页 |
·质谱分析 | 第17页 |
·红外光谱分析 | 第17-18页 |
3 结果与讨论 | 第18-48页 |
·离子液体的结构分析 | 第18-19页 |
·离子液体的质谱分析 | 第18页 |
·离子液体的红外光谱分析 | 第18页 |
·离子液体的核磁共振分析 | 第18-19页 |
·离子液体在植物甾烷醇酯化的应用 | 第19-23页 |
·离子液体的筛选 | 第19-20页 |
·吡啶红外光谱探针法测定离子液体的酸性 | 第20-21页 |
·核磁共振测定离子液体的酸性 | 第21页 |
·[HSO3-pmim][HSO4]的使用稳定性 | 第21-23页 |
·不饱和脂肪酸植物甾烷醇酯的合成 | 第23-26页 |
·不饱和脂肪酸碳链的不饱和度对植物甾烷醇转化率的影响 | 第23页 |
·[HSO3-pmim][HSO4]用量对合成油酸植物甾烷醇酯的影响 | 第23-24页 |
·酸醇摩尔比对合成油酸植物甾烷醇酯的影响 | 第24-25页 |
·反应温度对合成油酸植物甾烷醇酯的影响 | 第25-26页 |
·反应时间对合成油酸植物甾烷醇酯的影响 | 第26页 |
·优化条件的验证 | 第26页 |
·琥珀酸植物甾烷醇木糖醇二酯的合成 | 第26-35页 |
·琥珀酸植物甾烷醇单酯的合成 | 第27-29页 |
·溶剂的选择 | 第29-30页 |
·脂肪酶的筛选 | 第30-31页 |
·脂肪酶用量 | 第31-32页 |
·反应温度 | 第32-33页 |
·底物摩尔比 | 第33页 |
·琥珀酸植物甾烷醇单酯浓度 | 第33-34页 |
·分子筛用量 | 第34-35页 |
·优化条件的验证 | 第35页 |
·柠檬酸植物甾烷醇酯的合成 | 第35-39页 |
·带水剂的选择 | 第35-36页 |
·[HSO3-pmim][HSO4]用量对合成柠檬酸植物甾烷醇酯的影响 | 第36-37页 |
·酸醇摩尔比对合成柠檬酸植物甾烷醇酯的影响 | 第37页 |
·植物甾烷醇的浓度对合成柠檬酸植物甾烷醇酯的影响 | 第37-38页 |
·反应温度对合成柠檬酸植物甾烷醇酯的影响 | 第38-39页 |
·反应时间对合成柠檬酸植物甾烷醇酯的影响 | 第39页 |
·优化条件的验证 | 第39页 |
·植物甾烷醇酯的分析与分离 | 第39-48页 |
·色谱分离分析 | 第40-42页 |
·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| 第42-44页 |
·质谱分析 | 第44-45页 |
·红外光谱分析 | 第45-48页 |
主要结论与展望 | 第48-50页 |
主要结论 | 第48-49页 |
展望 | 第49-50页 |
致谢 | 第50-5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1-56页 |
附录: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| 第5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