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8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8-12页 |
·研究背景 | 第8页 |
·本文动因 | 第8-9页 |
·研究目标 | 第9-10页 |
·研究内容与方法 | 第10页 |
·本文研究创新点与难点 | 第10-11页 |
·研究意义 | 第11-12页 |
第二章 美国肯塔基州中学教育理论与教学策略 | 第12-27页 |
·《21 世纪外语学习标准》——“5C”目标 | 第12-17页 |
·交际目标(Communication) | 第13页 |
·文化目标(Cultures) | 第13-14页 |
·贯连目标(Connections) | 第14-15页 |
·比较目标(Comparisons) | 第15-16页 |
·社区目标(Communities) | 第16-17页 |
·肯塔基教师评估标准 | 第17-20页 |
·“学习立方”理论(The Learning Cube)——参与、高效、创造 | 第20-27页 |
·课堂吸引力八大法则 | 第22-25页 |
·高效教学策略与整体思维培养 | 第25-27页 |
第三章 肯塔基州初中生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| 第27-43页 |
·课堂教学趣味性内涵 | 第27-28页 |
·12-14 岁美国初中生思维与心理发展特点 | 第28-29页 |
·美国初中生的思维发展特点 | 第28页 |
·美国初中生心理发展特点 | 第28-29页 |
·趣味性课堂的准备和设计 | 第29-32页 |
·根据学生的需求选择内容、确立目标 | 第29-30页 |
·布置教室 | 第30-31页 |
·实物和新技术相结合 | 第31-32页 |
·撰写教案 | 第32页 |
·美国初中生汉语课堂趣味性教学 | 第32-43页 |
·全身反映法 | 第32-34页 |
·交际法——角色扮演 | 第34-36页 |
·游戏法 | 第36-39页 |
·影音声像 | 第39-40页 |
·自主学习 | 第40-43页 |
第四章 趣味性教学的课堂管理 | 第43-48页 |
·制定和公平实施课堂守则和活动规则 | 第43页 |
·建立明确课堂教学目标 | 第43-45页 |
·及时与学生、同事和家长保持沟通 | 第45页 |
·有效地将课堂控制权下放 | 第45-46页 |
·建立学生档案夹 | 第46-48页 |
第五章 肯塔基州初中生趣味性汉语课堂系列课程案例分析 | 第48-67页 |
·语言课系列课程案例分析 | 第48-55页 |
·文化专题系列课程案例分析 | 第55-60页 |
·中美外语课堂教学对比和反思 | 第60-67页 |
·增强对外汉语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趣味性 | 第61-63页 |
·增强汉语课堂教学的吸引力 | 第63-65页 |
·加强对外汉语教师资源共享机制建设和职业培训 | 第65-67页 |
结语 | 第67-6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8-6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