东干中级汉语学习者叙述体语篇衔接手段习得情况及教学策略
摘要 | 第8-9页 |
ABSTRACT | 第9-10页 |
绪论 | 第11-16页 |
一、研究背景和意义 | 第11页 |
二、研究内容与方法 | 第11-12页 |
三、研究现状 | 第12-16页 |
(一)语篇与语篇衔接本体研究 | 第12-14页 |
(二)对外汉语语篇衔接研究 | 第14-16页 |
第一章 汉语叙述语体语篇衔接手段 | 第16-22页 |
第一节 语法手段 | 第16-18页 |
一、照应 | 第16-17页 |
二、省略 | 第17-18页 |
第二节 词汇手段 | 第18-20页 |
一、复现 | 第18-19页 |
二、同现 | 第19-20页 |
第三节 连接手段 | 第20-22页 |
一、因果 | 第20页 |
二、转折 | 第20页 |
三、时间 | 第20-21页 |
四、增补 | 第21-22页 |
第二章 东干学生语篇衔接手段习得情况与偏误分析 | 第22-36页 |
第一节 语法衔接手段习得情况与偏误分析 | 第22-26页 |
一、语法衔接手段习得情况 | 第22-24页 |
二、语法衔接手段偏误分析 | 第24-26页 |
第二节 词汇衔接手段习得情况与偏误分析 | 第26-29页 |
一、词汇衔接手段习得情况 | 第26-28页 |
二、词汇衔接手段偏误分析 | 第28-29页 |
第三节 连接衔接手段习得情况与偏误分析 | 第29-36页 |
一、连接衔接手段习得情况 | 第29-32页 |
二、连接衔接手段偏误分析 | 第32-36页 |
第三章 语篇衔接偏误原因分析 | 第36-40页 |
第一节 教材编写角度 | 第36-37页 |
第二节 学习者自身角度 | 第37-38页 |
第三节 教育者教学角度 | 第38-40页 |
第四章 语篇衔接教学策略 | 第40-43页 |
第一节 教材编写角度 | 第40页 |
第二节 学生学习角度 | 第40-41页 |
第三节 教师教学角度 | 第41-43页 |
第五章 语篇衔接教学设计实例 | 第43-50页 |
第一节 实例一 | 第43-46页 |
第二节 实例二 | 第46-50页 |
结语 | 第50-5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1-53页 |
附录1 | 第53-55页 |
附录2 | 第55-61页 |
致谢 | 第6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