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1-21页 |
1.1 鲁氏酵母 | 第11页 |
1.2 活性干酵母及其应用 | 第11-12页 |
1.3 海藻糖与活性干酵母件的关系 | 第12页 |
1.4 海藻糖生物学功能、应用及保护机理 | 第12-14页 |
1.4.1 海藻糖生物学功能 | 第13-14页 |
1.4.2 海藻糖保护机理 | 第14页 |
1.5 酵母胞内海藻糖代谢 | 第14-16页 |
1.5.1 酵母胞内海藻糖合成途径 | 第14-16页 |
1.5.2 海藻糖分解途径 | 第16页 |
1.6 海藻糖代谢调控 | 第16-18页 |
1.7 国内外关于酵母积累海藻糖研究现状 | 第18-19页 |
1.8 研究目的和内容 | 第19-21页 |
第2章 鲁氏酵母胞内海藻糖发酵补料调控 | 第21-35页 |
2.1 引言 | 第21页 |
2.2 材料和方法 | 第21-25页 |
2.2.1 菌株和培养基 | 第21-22页 |
2.2.2 主要试剂及仪器 | 第22-23页 |
2.2.3 实验方法 | 第23-25页 |
2.3 结果与讨论 | 第25-33页 |
2.3.1 鲁氏酵母分批发酵 | 第25-26页 |
2.3.2 恒速流加补糖分批发酵 | 第26-28页 |
2.3.3 恒速流加葡萄糖和柠檬酸的分批补料发酵 | 第28-29页 |
2.3.4 恒速流加葡萄糖和甘油的分批补料发酵 | 第29-31页 |
2.3.5 变速补料分批发酵 | 第31-33页 |
2.4 小结 | 第33-35页 |
第3章 温度诱导鲁氏酵母胞内海藻糖积累工艺 | 第35-52页 |
3.1 引言 | 第35页 |
3.2 材料和方法 | 第35-36页 |
3.2.1 菌株和培养基 | 第35-36页 |
3.2.2 菌种活化及培养条件 | 第36页 |
3.2.3 发酵罐参数设定 | 第36页 |
3.2.4 实验试剂及仪器 | 第36页 |
3.2.5 分析方法 | 第36页 |
3.3 结果与讨论 | 第36-50页 |
3.3.1 恒速补料和恒温耦合策略下鲁氏酵母胞内海藻糖发酵特点 | 第36-38页 |
3.3.2 变速补料与恒温耦合策略下鲁氏酵母胞内海藻糖发酵特点 | 第38-39页 |
3.3.3 变速补料与二梯度升温耦合策略下鲁氏酵母胞内海藻糖发酵特点 | 第39-40页 |
3.3.4 变速补料与三梯度升温耦合策略下鲁氏酵母胞内海藻糖发酵特点 | 第40-41页 |
3.3.5 变速补料与四梯度升温耦合策略下鲁氏酵母胞内海藻糖发酵特点 | 第41-46页 |
3.3.6 变速补料与五梯度升温耦合策略下鲁氏酵母胞内海藻糖发酵特点 | 第46-48页 |
3.3.7 各种干扰因素对鲁氏酵母胞内海藻糖积累的影响 | 第48-50页 |
3.4 小结 | 第50-52页 |
第4章 鲁氏酵母胞内海藻糖代谢分析 | 第52-65页 |
4.1 前言 | 第52-53页 |
4.2 材料与方法 | 第53-55页 |
4.2.1 材料 | 第53页 |
4.2.2 主要仪器及试剂 | 第53-54页 |
4.2.3 有机酸气相色谱检测方法 | 第54-55页 |
4.2.4 发酵动力学分析 | 第55页 |
4.3 结果与讨论 | 第55-64页 |
4.3.1 发酵过程糖转化数据 | 第55-57页 |
4.3.2 变速补料发酵调控策略下有机酸代谢分析 | 第57页 |
4.3.3 变速补料与恒温耦合发酵策略下鲁氏酵母有机酸代谢 | 第57-59页 |
4.3.4 变速补料与二梯度升温耦合发酵策略下鲁氏酵母有机酸代谢 | 第59-60页 |
4.3.5 变速补料与三梯度升温耦合发酵策略下鲁氏酵母有机酸代谢 | 第60-61页 |
4.3.6 变速补料与四梯度升温耦合发酵策略下鲁氏酵母有机酸代谢 | 第61-62页 |
4.3.7 延长四梯度升温发酵策略下鲁氏酵母有机酸代谢 | 第62-63页 |
4.3.8 变速补料与五梯度升温耦合发酵策略下鲁氏酵母有机酸代谢 | 第63-64页 |
4.4 小结 | 第64-65页 |
第5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65-67页 |
5.1 结论 | 第65-66页 |
5.2 展望 | 第66-6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7-72页 |
致谢 | 第7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