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8-12页 |
1.1 选题缘由 | 第8页 |
1.2 研究现状 | 第8-10页 |
1.2.1 汉语亲属称谓语研究 | 第8-9页 |
1.2.2 印尼语亲属称谓语研究 | 第9页 |
1.2.3 对外汉语称谓语教学研究 | 第9-10页 |
1.3 研究概况 | 第10-12页 |
1.3.1 目前研究不足 | 第10页 |
1.3.2 本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| 第10页 |
1.3.3 研究方法和语料来源 | 第10-12页 |
1.3.3.1 研究方法 | 第10-11页 |
1.3.3.2 语料来源 | 第11-12页 |
第2章 印汉亲属称谓语的对比研究 | 第12-17页 |
2.1 汉印“亲属称谓”的界定 | 第12页 |
2.2 汉印亲属称谓语系统比较 | 第12-14页 |
2.3 汉印亲属称谓语的共性分析 | 第14页 |
2.4 汉印亲属称谓语的差异分析 | 第14-17页 |
2.4.1 汉语亲属称谓语系统相当复杂 | 第14-15页 |
2.4.2 对华裔与非华裔的差异 | 第15页 |
2.4.3 区分父系母系 | 第15-16页 |
2.4.4 情感色彩的差异 | 第16页 |
2.4.5 拟亲属称谓语的差异 | 第16-17页 |
第3章 印尼学生亲属称谓语习得情况调查分析 | 第17-29页 |
3.1 调查设计及实施 | 第17-18页 |
3.1.1 调查问卷设计 | 第17页 |
3.1.2 调查对象 | 第17-18页 |
3.1.3 调查过程 | 第18页 |
3.2 调查结果及分析 | 第18-27页 |
3.2.1 印尼学生汉语亲属称谓语习得的总体情况 | 第18-24页 |
3.2.2 印尼学生汉语亲属称谓语的使用频度 | 第24-25页 |
3.2.3 印尼学生对汉语亲属称谓语的接受度 | 第25-26页 |
3.2.4 印尼学生汉语亲属称谓语习得媒介调查情况 | 第26-27页 |
3.3 小结 | 第27-29页 |
第4章 印尼学生汉语亲属称谓语习得偏误原因分析 | 第29-33页 |
4.1 主观原因 | 第29-31页 |
4.2 客观原因 | 第31-33页 |
第5章 对印汉亲属称谓语教学建议 | 第33-36页 |
5.1 对于教材编写方面 | 第33-34页 |
5.1.1 内容上主要突出民族特征和时代特征 | 第33页 |
5.1.2 教材编排上要难易分级 | 第33-34页 |
5.2 对于教师教学方面 | 第34页 |
5.3 对于学生习得方面 | 第34-36页 |
第6章 结论 | 第36-3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7-39页 |
致谢 | 第39-40页 |
附录 | 第40-4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