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2-3页 |
Abstract | 第3-4页 |
引言 | 第7-14页 |
一、选题缘起及意义 | 第7-8页 |
二、研究成果综述 | 第8-12页 |
三、研究思路、研究方法及语料来源 | 第12-14页 |
第一章 “V着V着+VP”的句法、语义分析 | 第14-32页 |
第一节 “V着V着”的构成及其与“VP”的关系 | 第14-28页 |
一、“V着V着”的构成 | 第14-21页 |
二、“V着V着”与后续“VP”的关系 | 第21-28页 |
第二节 “V着V着+VP”中的特定形式词 | 第28-32页 |
一、表顺接类副词 | 第28-29页 |
二、表转折类副词 | 第29-32页 |
第二章 “V着V着+VP”的语用分析 | 第32-45页 |
第一节 “V着V着”的无界性和有界化 | 第32-37页 |
一、无界成分“V着V着” | 第32-34页 |
二、有界小句“VP” | 第34-37页 |
第二节 “V着V着”的语用功能 | 第37-41页 |
一、预示功能 | 第37-38页 |
二、语篇衔接功能 | 第38-40页 |
三、焦点凸显功能 | 第40-41页 |
第三节 “V着V着+VP”的主观性 | 第41-45页 |
一、“V着V着”的主观性 | 第41页 |
二、特定形式词的主观性 | 第41-45页 |
第三章 “V着V着+VP”的教学分析 | 第45-62页 |
第一节 教学大纲和教材的考察 | 第45-47页 |
一、汉语水平等级大纲中的编排 | 第45页 |
二、对外汉语教材中的编排 | 第45-47页 |
第二节 “V着V着+VP”结构的教学建议 | 第47-54页 |
一、“V着V着+VP”结构的基本意义及使用规则教学 | 第47-50页 |
二、“V着V着+VP”的教学例句 | 第50-54页 |
第三节 “V着V着+VP”结构的教学设计 | 第54-62页 |
一、教学对象及教学目标 | 第54页 |
二、教学过程 | 第54-60页 |
三、总结 | 第60-62页 |
结语 | 第62-6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4-66页 |
致谢 | 第66-6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