直投式纳豆菌发酵剂的菌种筛选与制备
摘要 | 第1-4页 |
Abstract | 第4-10页 |
第一章 文献综述 | 第10-19页 |
1 纳豆及纳豆芽孢杆菌概述 | 第10页 |
2 纳豆及纳豆芽孢杆菌的主要生理功能 | 第10-12页 |
·溶血栓功能 | 第10-11页 |
·抗肿瘤 | 第11页 |
·调节血脂、血压 | 第11页 |
·预防骨质疏松症 | 第11页 |
·抗氧化作用 | 第11-12页 |
·调节肠道功能 | 第12页 |
3 纳豆菌发酵剂的种类及特点 | 第12-13页 |
·天然型纳豆菌发酵剂 | 第12页 |
·传统继代型纳豆菌发酵剂 | 第12页 |
·浓缩型纳豆菌发酵剂 | 第12-13页 |
4 直投式纳豆菌发酵剂 | 第13-16页 |
·直投式纳豆菌发酵剂的概述 | 第13页 |
·直投式纳豆菌发酵剂的制备工艺流程 | 第13页 |
·影响直投式纳豆菌发酵剂的制备的主要因素 | 第13-15页 |
·优良菌种的选育 | 第13页 |
·菌种的增殖培养 | 第13-14页 |
·菌体浓缩收集 | 第14页 |
·干燥方式的选择 | 第14-15页 |
·干燥保护剂的选择 | 第15页 |
·直投式发酵剂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5-16页 |
·直投式乳酸菌发酵剂发展现状 | 第15-16页 |
·直投式纳豆菌发酵剂研究现状 | 第16页 |
5 本论文研究目的、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| 第16-19页 |
·研究目的及意义 | 第16-17页 |
·本试验的研究内容 | 第17-19页 |
·优良纳豆菌种的分离筛选 | 第17页 |
·纳豆菌生长规律的研究 | 第17页 |
·高密度增菌培养基的优化 | 第17页 |
·纳豆菌高效增殖条件的探索 | 第17页 |
·菌体浓缩收集 | 第17-18页 |
·纳豆芽孢杆菌干燥方法的选择 | 第18页 |
·冻干条件的选择 | 第18页 |
·保护剂的筛选 | 第18页 |
·产品的发酵活力及贮藏稳定性 | 第18-19页 |
第二章 直投式纳豆菌发酵剂生产菌株的定向筛选 | 第19-26页 |
1 材料与方法 | 第19-21页 |
·材料 | 第19页 |
·实验材料 | 第19页 |
·培养基和试剂 | 第19页 |
·实验仪器 | 第19页 |
·实验方法 | 第19-21页 |
·菌种分离及纯化 | 第19-20页 |
·菌种活化 | 第20页 |
·优势菌株的初筛 | 第20页 |
·优势菌株的复筛 | 第20页 |
·优势菌株传代实验 | 第20-21页 |
·纳豆发酵试验 | 第21页 |
2 结果与分析 | 第21-24页 |
·菌种分离与纯化 | 第21页 |
·菌落及个体形态 | 第21页 |
·优势菌株初筛 | 第21-22页 |
·优势菌株的复筛 | 第22-24页 |
·菌株对温度的耐受性 | 第22页 |
·菌株对pH的耐受性 | 第22-23页 |
·菌株的蛋白酶活力和淀粉酶活力 | 第23-24页 |
·纳豆芽孢杆菌W_(13)菌株传代实验 | 第24页 |
·纳豆的试制 | 第24页 |
3 小结与讨论 | 第24-26页 |
第三章 纳豆芽孢杆菌高密度液体培养 | 第26-38页 |
1 材料与方法 | 第26-28页 |
·材料 | 第26页 |
·菌种 | 第26页 |
·培养基 | 第26页 |
·试剂 | 第26页 |
·实验仪器 | 第26页 |
·试验方法 | 第26-28页 |
·菌体培养 | 第26页 |
·菌体生物量的测定 | 第26-27页 |
·芽孢数的测定 | 第27页 |
·残糖量的测定 | 第27页 |
·高密度增菌培养基的优化 | 第27页 |
·纳豆菌高效增殖条件的探索 | 第27-28页 |
2 结果与分析 | 第28-36页 |
·纳豆菌活菌数与OD_(660)的关系曲线 | 第28页 |
·水杨酸法测定葡萄糖标准曲线 | 第28-29页 |
·纳豆芽孢杆杆菌生长规律的研究 | 第29页 |
·高密度增菌培养基的优化 | 第29-33页 |
·碳源对菌株生长的影响 | 第29-30页 |
·氮源对菌株生长的影响 | 第30-31页 |
·碳氮比对菌株生长的影响 | 第31页 |
·离子组成对菌株生长的影响 | 第31-33页 |
·纳豆芽孢杆菌高效增殖条件的探索 | 第33-36页 |
·温度对菌株生长的影响 | 第33页 |
·初始pH对菌株生长的影响 | 第33-34页 |
·最佳接种量的确定 | 第34页 |
·最佳装液量的确定 | 第34-35页 |
·正交试验 | 第35-36页 |
·优化前后试验结果的比较 | 第36页 |
3 小结与讨论 | 第36-38页 |
第四章 直投式纳豆菌发酵剂的制备 | 第38-54页 |
1 材料与方法 | 第38-39页 |
·材料 | 第38页 |
·实验材料 | 第38页 |
·培养基 | 第38页 |
·试剂 | 第38页 |
·实验仪器 | 第38页 |
·实验方法 | 第38-39页 |
·菌体浓缩收集 | 第38页 |
·保护剂的灭菌 | 第38-39页 |
·纳豆菌喷雾干燥 | 第39页 |
·纳豆菌真空冷冻干燥 | 第39页 |
·纳豆菌存活率的测定 | 第39页 |
2 结果与分析 | 第39-51页 |
·菌体浓缩收集 | 第39-40页 |
·纳豆菌干燥方法的选择 | 第40-41页 |
·冻干条件对纳豆菌真空冷冻干燥的影响 | 第41-43页 |
·菌体浓度对纳豆菌真空冷冻干燥的影响 | 第41-42页 |
·物料厚度对纳豆菌真空冷冻干燥的影响 | 第42页 |
·pH值对纳豆菌真空冷冻干燥的影响 | 第42-43页 |
·冷应激处理对纳豆菌真空冷冻干燥的影响 | 第43页 |
·冷冻干燥保护剂的选择 | 第43-49页 |
·脱脂奶粉对纳豆菌真空冷冻干燥的影响 | 第43-44页 |
·蔗糖对纳豆菌真空冷冻干燥的影响 | 第44-45页 |
·麦芽糊精对纳豆菌真空冷冻干燥的影响 | 第45页 |
·麦芽糖对纳豆菌真空冷冻干燥的影响 | 第45-46页 |
·海藻糖对纳豆菌真空冷冻干燥的影响 | 第46页 |
·乳糖对纳豆菌真空冷冻干燥的影响 | 第46-47页 |
·抗坏血酸对纳豆菌真空冷冻干燥的影响 | 第47页 |
·山梨醇对纳豆菌真空冷冻干燥的影响 | 第47-48页 |
·正交试验结果 | 第48-49页 |
·产品的发酵活力及贮藏稳定性 | 第49-51页 |
3 小结与讨论 | 第51-54页 |
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54-56页 |
1 结论 | 第54-55页 |
2 展望 | 第55-5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6-60页 |
附录 | 第60-61页 |
致谢 | 第6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