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绪论 | 第10-14页 |
0.1 选题背景与意义 | 第10页 |
0.2 研究综述 | 第10-13页 |
0.2.1 国外关于多元智能理论的研究 | 第10-11页 |
0.2.2 国内关于多元智能理论的研究 | 第11-12页 |
0.2.3 多元智能理论应用于对外汉语教学中的研究 | 第12-13页 |
0.3 研究内容和方法 | 第13-14页 |
0.3.1 研究内容 | 第13页 |
0.3.2 研究方法 | 第13-14页 |
1 相关理论概述 | 第14-18页 |
1.1 多元智能理论 | 第14-15页 |
1.1.1 多元智能理论产生的背景 | 第14页 |
1.1.2 多元智能理论的内涵 | 第14-15页 |
1.1.3 多元智能理论的优势 | 第15页 |
1.2 对外汉语中的一对一教学 | 第15-18页 |
1.2.1 对外汉语一对一教学的界定 | 第15-16页 |
1.2.2 对外汉语一对一教学的特征 | 第16-17页 |
1.2.3 对外汉语一对一教学存在的问题 | 第17-18页 |
2 多元智能理论指导对外汉语一对一教学的可行性分析 | 第18-21页 |
2.1 多元智能理论与对外汉语一对一教学的针对性相适应 | 第18-19页 |
2.2 多元智能理论与对外汉语一对一教学的灵活性相契合 | 第19页 |
2.3 多元智能理论有利于加强对外汉语一对一教学的互动性 | 第19-20页 |
2.4 多元智能理论有助于增强对外汉语一对一教学对象的主动性 | 第20-21页 |
3 多元智能理论指导下对外汉语一对一具体教学设计 | 第21-41页 |
3.1 前端分析 | 第21-23页 |
3.1.1 教学对象 | 第21-23页 |
3.1.2 教材分析 | 第23页 |
3.1.3 教学课型 | 第23页 |
3.2 具体教学设计 | 第23-41页 |
3.2.1 教学目标 | 第23-24页 |
3.2.2 教学内容 | 第24-25页 |
3.2.3 教学重难点 | 第25页 |
3.2.4 教学方法 | 第25页 |
3.2.5 教具 | 第25-26页 |
3.2.6 课时安排 | 第26页 |
3.2.7 教学过程 | 第26-41页 |
3.2.7.1 第一课时 | 第26-33页 |
3.2.7.2 第二课时 | 第33-37页 |
3.2.7.3 第三课时 | 第37-41页 |
4 教学设计评价与思考 | 第41-43页 |
4.1 教学设计的评价 | 第41-42页 |
4.2 教学设计的思考 | 第42-43页 |
结语 | 第43-4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4-47页 |
附录 | 第47-55页 |
致谢 | 第55-56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| 第56-5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