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3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绪论 | 第9-15页 |
一、选题意义 | 第9-10页 |
二、研究综述 | 第10-12页 |
三、对外汉语修辞学术会议 | 第12-15页 |
第一章 汉语修辞格的界定与分类 | 第15-17页 |
第一节 修辞格的概念界定 | 第15-16页 |
第二节 修辞格的分类 | 第16-17页 |
第二章 基于HSK动态作文语料库的修辞格使用分析 | 第17-25页 |
第一节 HSK作文各分值区间修辞格使用情况 | 第17-20页 |
一、高分(≥80) | 第18-19页 |
二、中低分(60≦分数<80) | 第19-20页 |
三、低分(<60) | 第20页 |
第二节 HSK各国留学生作文中修辞格的使用情况 | 第20-25页 |
一、韩国 | 第21页 |
二、加拿大 | 第21-22页 |
三、日本 | 第22页 |
四、印度尼西亚 | 第22-23页 |
五、马来西亚 | 第23页 |
六、法国 | 第23-25页 |
第三章 基于HSK动态作文语料库的修辞格的偏误及分析 | 第25-41页 |
第一节 各修辞格的偏误类型 | 第25-36页 |
一、引用 | 第26-31页 |
二、比喻 | 第31-32页 |
三、排比 | 第32页 |
四、设问与反问 | 第32-35页 |
五、比拟、衬托与其他 | 第35-36页 |
第二节 偏误原因分析 | 第36-41页 |
一、教材原因 | 第37-38页 |
二、学习者自身原因 | 第38-39页 |
三、教师原因 | 第39-41页 |
第四章 修辞格的教学原则与教学建议 | 第41-47页 |
第一节 修辞格的教学原则 | 第41-42页 |
第二节 修辞格的教学建议 | 第42-47页 |
一、教材编写对策 | 第42-43页 |
二、学生习得对策 | 第43-44页 |
三、教师教学对策 | 第44-47页 |
结语 | 第47-4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9-51页 |
附录 | 第51-67页 |
致谢 | 第67-69页 |
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| 第6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