汉语的性别差异研究--以冯小刚执导的电影为例
| 摘要 | 第3-4页 |
| Abstract | 第4-5页 |
| 绪论 | 第8-14页 |
| 一、研究概况 | 第8-10页 |
| 二、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 | 第10-12页 |
| 三、研究方法 | 第12页 |
| 四、范畴界定 | 第12-14页 |
| 第一章 语言形式的性别差异 | 第14-30页 |
| 一、词汇和短语 | 第14-20页 |
| 1. 人名 | 第14-15页 |
| 2. 称谓 | 第15-18页 |
| 3. 熟语和俗语 | 第18-19页 |
| 4. 语气词 | 第19-20页 |
| 5. 詈骂用语 | 第20页 |
| 二、句子 | 第20-23页 |
| 1. 疑问句 | 第20-22页 |
| 2. 祈使句 | 第22-23页 |
| 三、语篇 | 第23-25页 |
| 1. 公开讲话 | 第23-24页 |
| 2. 私人信件 | 第24-25页 |
| 四、修辞 | 第25-30页 |
| 1. 比喻 | 第26-27页 |
| 2. 比拟 | 第27页 |
| 3. 夸张 | 第27-28页 |
| 4. 衬托 | 第28-30页 |
| 第二章 言语行为的性别差异 | 第30-42页 |
| 一、道歉言语行为的性别差异 | 第30-32页 |
| 二、劝解言语行为的性别差异 | 第32-33页 |
| 三、插话的性别差异 | 第33-34页 |
| 四、言语对策的性别差异 | 第34-39页 |
| 1. 重复 | 第35-36页 |
| 2. 解释 | 第36页 |
| 3. 撒娇、发嗲 | 第36-37页 |
| 4. 沉默 | 第37-39页 |
| 五、话题的性别差异 | 第39-42页 |
| 1. 军事、革命、政治 | 第39-40页 |
| 2. 外貌 | 第40-41页 |
| 3. 情感、心理 | 第41-42页 |
| 第三章 汉语中的性别歧视现象 | 第42-46页 |
| 一、对女性德行的歧视 | 第42-43页 |
| 二、对女性能力的歧视 | 第43-46页 |
| 第四章 语言性别差异的成因 | 第46-50页 |
| 一、生理原因 | 第46-47页 |
| 二、心理原因 | 第47-48页 |
| 三、语言本身 | 第48页 |
| 四、社会分工 | 第48-49页 |
| 五、文化原因 | 第49-50页 |
| 结语 | 第50-54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54-58页 |
| 致谢 | 第58-60页 |
|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| 第60页 |